西南地区VOCs治理政策、标准推行与区域贯彻实施针对性分析探讨
中国西部总面积约占全国的 72%,矿产、土地、燃气、水能资源丰富。随着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机场、铁路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力实施,西部经济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四川作为中国西部中心,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十三五”以来以成渝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成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名片。
当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诸如工厂之类的出现导致环保问题日益严重,作为西气东输主要供给地,以成渝地区为代表的西南地区煤炭、石化产业所占工业产值较大,是当地主要工业大气污染来源。根据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院分析显示,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实现O3浓度稳定达标面临较大挑战,具体措施除了优化能源结构、控制交通污染、减少基建扬尘外,提升重点行业企业、园区的整体污染治理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将是当前及“十四五”期间成都及整个川渝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
即将于7月8日在蓉召开的“2021 西南地区重点行业VOCs污染治理与监测技术交流会”,将把国家VOCs治理政策、标准推行与区域贯彻实施进行针对性分析探讨,为重点行业企业及园区找到有效的治理、管理解决方案。也为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环保设备、技术服务企业提供了一个连接西部市场用户交流平台。
去年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共同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上,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签署了《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有关合作机制。
据了解,自2018年川渝两省市政府实施《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签订《共同推进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在水污染联防联治、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环境执法、应急等方面建立8项机制、开展合作。
当日签订的《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明确,川渝两地将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突出交通污染和PM2.5、臭氧污染协同防控,共同推进川渝两地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实现成渝地区优良天数增加和PM2.5浓度下降。
根据《协议》,将组建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解决两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任组长。
在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方面,两地将落实大气环境信息共享、预警预报、环评会商、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推进交界区域传输通道火电、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玻璃、砖瓦、锅炉、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协同治理,水泥、烧结砖瓦等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开展高排放车辆和超标车辆协同整治。
同时,川渝两地将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研攻关。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专家库和技术支持团队,组织开展区域大气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对策等重大问题研究,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科学决策。
此外,《协议》还提出,共同推动建立大气环境大数据平台,共享空气质量、污染预警预报、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和执法、机动车检验及交通污染等数据,实现信息互通、数据共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