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腾环保网

哈尔滨市多相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关注度:695 活跃度:2 谷腾指数:767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来源:哈尔滨市多相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3568 更新时间:2011-04-06 11:01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是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绍文教授提出的多相流动物系反应控制惯性效应理论,结合给水工程实践,经近十年的研究而发明的。93年获国家发明奖,96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被国家科委列入“九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推广计划。该技术涉及了给水处理中混合、絮凝反应、沉淀三大主要工艺。根据该理论水流中颗粒碰撞(物相接触)与亚微观传质(细部传质)的决定性动力因素是湍流微涡旋的离心惯性效应。在混合工艺采用并联圆管混合器和孔板式净水混合装置,使投加的药剂与水在瞬间完成了药剂的快速有效宏观混合,而且完善了亚微观传质,使药剂水解产物迅速分散到原水各微细部,充分发挥药剂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处理能力,混合效果好。在反应工艺中采用小孔眼网格反应池技术,水流通过小孔眼网格时在格条两侧的后方各产生一系列众多的小涡旋,这些小涡旋相互碰撞形成更多更小的小涡旋,这样在网格后面涡旋尺度在迅速减小(衰减)涡旋数量大幅度增加,即在网格后面水流中造成高比例的微涡旋,由于它们的离心惯性效应的动力学作用,大幅度提高了颗粒碰撞机率,也大幅度提高了细部传质速率,对于絮凝反应工艺来说,小孔眼网格这一动力学作用机理是科学的,工艺效率是高的。在沉淀工艺中采用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技术和侧向出水同向流斜板沉淀池技术,既克服了排泥问题,又因板间距离小,水流特别稳定,沉淀效率大大提高。

由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该系列技术实现了高效率的混合、反应、沉淀,从而保证了高效率的除浊与高质量的供水。因为大幅度地提高了水流中颗粒的碰撞和传质速率,反应时间缩至5~10分钟,混合时间仅为3~30秒,而其处理能力较常规技术增加50%~100%;沉后水可稳定在3NTU以下,滤后水接近零度;减少了反冲洗水量;实践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技术用于新建水厂中,占地与投资可节省20%~30%;用于挖潜改造,可提高水量50%~100%,并且保证了该技术在沉淀池出水水质方面的技术承诺;一般可节省药耗10%~30%;运行安全可靠;适于目前所知的各种水质。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江、河、湖泊水的处理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给水处理专利技术设备

▲ 串联式圆管混合器(专利号:ZL 95 2 11376.7)

▲ 孔板式净水混合装置(专利号:ZL 97 2 24220.1)

▲ 小孔眼网格反应池技术(专利号:ZL 90 1 06705.9)

▲ 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技术(专利号:ZL 95 2 05209.1)

▲ 网格平流沉淀池技术(专利号:ZL 97 2 21848.3)

▲ 反应池过渡段配水絮凝装置(专利号:ZL 98 2 37001.6)

▲ 逆向流斜板尾部集水沉淀池(专利号:ZL 98 2 37002.4) 

给水工艺流程图
平面布置图
混合、反应、沉淀池剖面图
给水三维图

 


关于“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评论
邮箱: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工程案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