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2000m3/h矿井水处理工程
来源: 阅读:3427 更新时间:2014-09-28 14:07工程分析
一、工艺路线
矿井污水由煤矿生产区域集中收集后输送至处理站预沉调节池。预沉调节池内设沉淀排泥区和集水区,配置刮吸泥机和水泵,去除废水中大部分颗粒煤泥,同时拦截水中机械浮油。沉泥通过泥浆泵输送至污泥池。
预沉池出水提升进入混凝反应池。提升泵出口设置管道混合器投加混凝剂,反应池内投加助凝剂,絮凝反应池内设置搅拌混合设施。反应池出水经分配自流进入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内设斜管填料。底部重力排泥至污泥池,上清液自流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
清水池作为蓄水池,提供污泥脱水机清洗水源,并作为后续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工程接口。
污泥池污泥通过螺杆泵输送至带式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外运或回收处理。
污泥池上清液以及浓缩脱水机滤液汇集至集水池,经潜水泵送回预沉调节池进行再处理。
二、关键技术
本工程采用“混凝反应+斜管沉淀”处理矿井水,路线成熟,技术参数合理,运行稳定。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混凝反应。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混合过程是让药剂迅速而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与原水均匀混合,使水中的全部胶体杂质都能和药剂发生作用。原水加混凝剂后,经过混合作用,水中胶体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矾花颗粒,后续在沉淀池中去除。
2.斜管沉淀。斜管沉淀池利用水中分散颗粒自然沉淀的浅池理论,在沉降区域设置许多密集的斜管填料,使水中悬浮杂质在斜管中进行沉淀,水沿斜管上升流动,分离出的泥渣在中立作用下沿着斜管向下滑至池底,底部重力排泥至污泥池,上清液自流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
工程规模
2000m3/h。
主要技术指标
污水处理后水质符合《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新(扩、改)建生产线标准。
主要设备及运行管理
主要设备:平面格栅、提升泵、排泥泵、桁架式刮吸泥撇油机、液位控制系统、混合搅拌机、反应搅拌机、斜管填料、潜污泵、集水池气体搅拌系统、气体搅拌系统、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污泥螺杆泵、管道混合器、空压机、混凝剂投加泵、助凝剂投加泵等。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实行(每隔2h)巡视制度,四班三运转制度。
1.预处理系统。注意观察各种仪表显示是否正常、稳定;水泵机组不得有异常的噪声或震动;泵站的机电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抽查流量计的现场显示值与中控室的计数是否一致。检查平面格栅的运行,记录每班的栅渣量。
2.预沉调节池。检查各个仪表的工作状态,定期抽查仪表的现场显示值与中控室记录是否一致。按照规定定期清洗仪表探头。观察减速器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查,确保稳定运行。每班做好药剂投加量记录。
3.斜管沉淀池。定期检查斜管是否堵塞,如有必要用高压水冲洗斜管。
4.空压机房。检查空压机运行状态,确保运行正常。
5.污泥泵。检查污泥流量计显示值是否正常,记录污泥产生量。
工程运行情况
本工程采用“混凝反应+斜管沉淀”工艺处理矿井水,工程运行情况良好,出水水质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新(扩、改)建生产线标准。
经济效益分析
一、投资费用
2587万元。
二、运行费用
三、效益分析
采用“混凝反应+斜管沉淀”工艺处理矿井水,工程运行稳定可靠,药剂投加量适中,单位水耗电费为0.054元/t,运行费用0.2078元/t,年节总支额约17.28万元。
环境效益分析
工程投入运行后,CODCr年削减量7920t、SS年削减量13680t、石油类年削减量72t,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本处理工程采用“混凝反应+斜管沉淀”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大大减轻了废水中的污染物,便于深度处理后回用于中能公司生产线,有效促进了废水零排放,减轻了对下游河流的污染,有利于改善周边水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工程验收
一、组织验收单位
陕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
二、验收时间
2011年3月5日
三、验收意见
1.总排放口出水监测的12项污染物,包括pH、CODcr、石油类、总悬浮物、总铁、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铅、总砷、总锌,出水浓度均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采煤废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新(扩、改)建生产线标准;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CODcr96.89%、SS97.36%、石油类97.49%,均已达到设计效率要求。
2.本工程系统试运行操作灵活、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处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同意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