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膜”出来的精彩
来源:人民政协网 阅读:1689 更新时间:2013-02-22 11:44碧水源因为攻克了污水处理的“膜材料研发、膜设备制造和膜工艺应用”三大国际技术难题,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上述三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企业之一。
在北京东北郊区温榆河畔的一家污水处理厂内,工人们正在通过微滤膜技术净化污水。这种微滤膜表面布满小孔,每个孔的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百分之一。这些孔不是机械化打眼,而是膜材料制造过程中通过分子置换形成的。
这家工厂每天能处理20万吨污水。净化后形成的再生水,从这里流向北京城区、农田、工厂。它还曾用于北京奥运会的水上项目。
51岁的文剑平从13年前开始从事膜技术研发,现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上述污水处理公司所使用的膜材料,就来自于碧水源。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开发、应用的高科技环保企业,碧水源目前主要采用先进的MBR技术为客户一揽子提供建造污水处理厂或再生水厂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专业污水处理公司,因为攻克了“膜材料研发、膜设备制造和膜工艺应用”三大国际技术难题,成为世界上同时拥有上述三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企业之一。
新技术支撑新兴产业
“多年来,污水处理成本过高阻碍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核心部件微滤膜需要进口。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微滤膜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平,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只要七毛钱。”文剑平表示。
据文剑平介绍,碧水源研发出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污水资源化技术(以下简称“膜技术”),不仅改变了国内污水处理行业原来的技术基础,并借助资本的力量加快产业化步伐,创造了碧水源模式。
技术革新,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也带来了新的边际效应。“污水逐渐成为大家争抢的资源,”文剑平说,“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对每年的用水指标有规划,指标用完了就不再批新项目,于是大家纷纷转向经过处理的污水。”
随着技术成熟,碧水源已经在京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膜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文剑平说,尽管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但公司正计划今年进入欧洲和美国,他对此充满信心。“污水处理和其他产业不一样,只要有人,就要喝水、要排水、要处理水。”
在污水处理产业工作多年的文剑平深知,在新兴产业上保持优势就要“拼技术”。碧水源公司共有员工1200人,其中研发团队有300多人。公司每年销售额的4%-5%都用作研发。而他本人无论工作多忙,每天都尽量拿出三个小时搞研发。
当然,科技支撑也给碧水源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碧水源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一倍多,同比利润增长超过30%。
在可观的回报面前,文剑平也深深感慨,民营企业搞研发不容易。“能克服技术难关的高端人才一般不愿意到小企业来,他们喜欢在大型研究机构或者国有企业工作,觉得有面子、有保障。”
“也正因为如此,我尽可能地为人才创造好的研发环境。”文剑平说,“这个行业科技含量高,不创新就会被淘汰。”
不一样的区域扩张
与碧水源快速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发展相应,碧水源的区域扩张之路更显得风生水起。据了解,迄今为止,碧水源已经有了二十多家区域性合资公司。“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的建设,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在过去的各地水务市场上,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由政府融资,基本上是个‘半封闭市场’。”总经理戴日成表示,创业板上市后,拥有了充足资本做后盾的碧水源,便带着“资金和技术”采用和各地政府参股成立水务联营、合营企业的商业模式进入当地市场,并以此为平台,发展当地水务市场。
“很多水务企业在各地的跑马圈地,与当地的供排水企业是竞争关系。碧水源以服务为目的,与当地企业和政府投资平台不存在竞争,而是合作与共赢,以膜应用为核心,帮助合作者实现更安全、更好的水环境效果,同时带动当地环保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也保证了碧水源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增长。”在戴日成的眼里,碧水源这种业务模式,堪称创业板公司技术和资本完美结合的标本,与其他企业的区域拓展很不一样。
独特的区域合作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其业务的快速发展,也获得了行业人士和投资者的广泛看好,很多投行及证券公司对其发展看好,并高值期待。碧水源副总经理谢荣禄介绍,自从上市以来,碧水源一直保持在创业板的领先地位,目前市值超过200亿元,雄踞创业板首位。
当然,这些成绩给了碧水源更足的信心和决心,戴日成表示,借助内功基础,碧水源仍将加快区域发展,2013年后,计划将在更多的区域建立合作公司,实现每个省份有一家合作公司,争取做到全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