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玉:中国“安全守门员”,岛津中国任重而道远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2179 更新时间:2009-03-06 08:28来自岛津中国分析仪器事业部的刘文玉事业部长,说起岛津中国的30年发展,感触颇深。从1991 年就进入岛津,其间离开过2年,总共在岛津中国工作了16年的刘部长,是岛津中国30年发展变迁的见证人。在他眼里,岛津首先是一个崇尚研发、致力于“人类与地球健康”的机构,其次才是作为企业而存在。
对于岛津与政府协作、企业合作,特别是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刘文玉先生深有体会。
环境保护、食品安全
岛津、中国30年同行同进
“岛津是第一家来中国设厂的分析仪器外资企业,它带动了整个分析界,引发了包括欧美企业在中国设厂的热潮”
中方员工对于岛津公司的理解,恐怕没有谁能够比刘文玉部长来得深。初入岛津从技术中心开始做起的刘部长,可以算是最早进入外资企业的一代人。刘部长表示,作为日本高科技分析仪器企业,岛津公司管理规范、同时也非常锻炼人,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因此企业发展迅速,员工人数由当初50人左右的团队,已经发展到目前的1000多人。
岛津中国发展的30年,是随着中国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发展而发展的。刘部长说,谈到环境保护、治理,食品安全等问题,从教育的角度或是从政府的重视角度来说,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虽然环境保护、产品安全等问题需要从源头上来治理,但检验、检测是国家前期治理、后期立法所必需的手段。
岛津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涉足很多,如有机物、毒物、食品添加剂等方面的检测,都是岛津中国重要业务之一。岛津与政府部门的协作较多,例如在国家污染源在线监测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部长指出,岛津与中国的渊缘很深,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有很多对华的无偿援助项目,像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等单位的分析仪器都是由岛津公司提供。同时,在80年代各个大学、品质监控、进出口检测等方面,日本政府给予中国很多无偿的援助。这些方面的分析仪器90%甚至更多均出自岛津公司。
从近期来说,岛津与中国的联系已经相当密切。特别是在监测、检疫等分析方法开发领域,与中国环境科学院、国家级、省级环境研究机构、各大学环境问题专家学者一起合作共赢。
刘部长表示,岛津中国的发展事实上是外资企业在华谋求“融入”发展的真实写照,1982年开始,岛津在北京开始成立技术中心,这是中国首个精密仪器类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核心基地。从而引发了欧美及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的思考、并涉足进入中国,对中国分析仪器行业的整体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纯硬件销售到一揽子解决方案
核心捍卫岛津“安全卫士”形象
“就目前中国分析仪器市场而言,不仅需要面对众多海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加入到分析仪器领域。压力比较大,同时也是动力”
在30年的发展之后,岛津在中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品监测、检疫等方面已经深入人心,“安全卫士”的形象突出。然而,如何在对手林立的中国持续发展、开拓进取?刘部长表示,今天的岛津在不断发展,当时纯粹销售硬件的岛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岛津是精密仪器行业的解决方案专家,硬、软结合、相辅相成。
刘部长指出,岛津的拓展并非盲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岛津建立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4个核心点,同时也是岛津在中国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首先,在高端仪器方面,岛津和许多专家、权威实验室合作,进行方法开发等工作,并利用岛津全球的技术与专家进行协作。其次,面向国内更广泛用户的基础产品方面,岛津除了给用户提供产品,还包括使用培训、后续支持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例如,在国家食品安全法、水法等出台以后,岛津会给用户提供相关的全套解决方法。这些解决方法,都是岛津首先在自己的技术中心,用自己的仪器设备,经过多次实测数据所得出的智慧成果。此外,岛津作为日企比较稳定,对于员工的应用和培养方面追求的是“石墙文化”——每个员工就好比一颗石头,每块“石头”虽各有大小,但用得恰当,终究能砌出一堵能抵挡风雨的坚实之墙。
最后,岛津拥有北京、广州、上海、沈阳4个应用中心,这是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分析仪器公司所不具备的,用户可以第一时间接触仪器,没有购买仪器也同样可以进行样品分析,并有许多后续服务,这也是岛津强有力、独有的竞争力之一。
有观点表示,在对华“全面移植”战略实施之际,岛津在中国的另一次“起飞”发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