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筹建北京城区首个地下全封闭再生水厂
来源:北京日报 阅读:2037 更新时间:2013-04-16 13:04记者从项目承建方中关村科技企业桑德集团了解到,北京城区首个地下全封闭再生水厂正在筹建,将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两年后,清河边的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将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重建、改造实现污水处理能力翻两番,日节电上万度的转变。
清河边再现“花香水美”
周末清晨,家住清河边麒麟小区的市民刘阿姨沿着河边散步。穿过早春还未完全绿起来的植被,鼻子一向灵敏的她,又闻到了那股轻微的土腥味道。“习惯啦,旁边污水处理厂的味儿。”
两年后,这股轻微的臭味将不复存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过程将从原有的地上处理转变为地下全封闭处理,完全杜绝了臭气外漏的可能性。
走进肖家河污水处理厂,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映入眼中。记者在设计示意图上看到,地下再生水厂建成后,整个水厂将再也看不到裸露的混凝土水池和污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绿荫和一些功能性建筑。
除此之外,经过改造后的肖家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从原来每天2万吨增加到每天8万吨,处理过后的清水可直接注入清河。“干涸期的时候,走在河边有时都能看见裸露的河底,每天再多注入6万吨清水,相信会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丰沛的清河。”桑德集团负责人说。
占地不变污水处理量翻倍
把臭气消化在“肚”内的同时,地下污水处理厂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处理能力达到地上处理厂的数倍,所需场地面积却没有一平方米的增加,反倒腾出大块的地上面积供绿化、功能性建筑使用。
“改建会将以往建在平地上的污水处理池全部‘搬家’到地下七八米的位置。搬到地下后,污水处理池面积不再受行政管理、功能性建筑占地的约束,面积大大增加。”技术人员介绍,与原先污水处理池仅占厂区面积15%相比,地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面积增加了近四倍。
除了污水处理“施展拳脚”的场地变大,搬到地下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污水处理过程很重要的一环是微生物反应。冬季室外温度很低时,微生物反应的活跃程度会大大降低,而搬到地下后,污水池有了一个天然的‘保温层’,那么处理过程不分季节都能保持一定的活跃程度了。”技术人员介绍,相比于改建前的污水处理方式,新建的地下水厂还改用了更先进的节能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污水处理。
“多管齐下”,肖家河再生水厂的日均污水处理能力将从原来的2万吨猛增到8万吨。
专利技术日节电上万度
污水处理效率直线上升,这个地下全封闭的再生水厂对电力等其他能源的消耗是否水涨船高?
“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电力的成本占到一半以上。桑德的新节能技术,能实现电力成本降低至少三分之一。”桑德负责人解释,目前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让污水通过一个中空的纤维膜,让微生物被“筛”下,清水流走。在处理过程中,为了不让微生物集聚、堵塞纤维膜的中空部分,需要不断用电力带动鼓风机鼓起空气,抖动纤维膜。
“桑德研制的脉冲曝气器,恰恰能够用机械方式制造脉冲气泡,让纤维膜间歇地抖动以防止堵塞。脉冲曝气大大降低了需要的鼓风量,从而节约大量用电。”桑德负责人说,经过2年半的中试连续运行的实践证明,每处理一吨水,采用这一节能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就能节省约0.15度电。以日均处理8万吨水计算,每天就可节约上万度电。
科技已经成为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在中关村,像桑德这样的高科技节能环保企业数不胜数。三年来,中关村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企业已超2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