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贤:建立环保信息化机制 构建"数字环保"体系
中新网1月5日电 2010年1月5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部长周生贤在会上表示,到2015年,将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基本构建“数字环保”体系。
周生贤指出,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立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的环境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合理顺畅的工作机制,环境信息网络系统覆盖全国,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完善,环境信息化与环保业务紧密融合,重点核心业务全面信息化,环境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广泛共享,环境信息服务覆盖环保业务全流程,实现环境业务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化和信息服务规范化,基本构建“数字环保”体系。
周生贤强调,要实现上述目标,就要紧紧围绕实现环境信息化的“四个转变”,着力强化“三种能力”,完善“三个体系”,抓好一个重点工程。
第一,实现四个转变,继续深化对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一是从重环境管理业务建设轻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向环境管理业务建设与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建设并重转变,在建立先进的监测体系和完备的执法体系的同时,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二是从环境管理业务与环境信息化脱节分离,向环境管理业务和环境信息化有机融合转变,加快实现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三是从各业务板块自成系统,向整体推进和业务协同转变,在统一规划的原则下更好地兼顾和统筹环境管理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四是从数据重复采集、不能共享向环境信息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转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强化三种能力,进一步提高推进环境信息化水平。一是强化统筹规划能力。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确保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使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网络设施,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信息传输能力;丰富采集内容,增强采集时效;提高系统利用效率,满足环境管理业务应用的信息需求。三是强化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建设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互通平台,形成统一管理、分布存储、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作布局。
第三,完善三个体系,不断健全环境信息化服务保障机制。一是完善业务应用信息体系。实施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化工程,促进信息化与环境管理核心业务融合,推进各业务应用板块的优化和协同,提高环境管理效能。二是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标准规范的先导和基础地位,将环境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纳入环保科技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全面推进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三是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建立适用有效的环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制定环境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第四,抓好一个重点工程,夯实环境信息化建设基础。国家环境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项目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环保部门信息化基础网络和部门的应用系统服务,不仅是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信息化整体推进的重要支撑,在环境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占有重要位置。项目的实施是深入推进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将对环境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各级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领导,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注重廉洁自律,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如期完成。
据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环境信息化建设经验,分析环境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环境信息化服务水平,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供重要支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