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十二五规划制定 环保部问计河湖污染治理
尽管中国在过去六年中先后投入近1000亿元资金治理河湖污染,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上周参加“世界湖泊大会”的一些专家仍然表示,中国的水污染状况仍然在继续恶化。
此前中国多地爆发的“血铅”等环保恶性事件再次引爆河湖污染危机。为此,环保部正在加紧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官方的环保专家称,中国的治理河湖污染工程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这个规划将试图打破这些障碍。
而中国的环保官员们还希望借助持续近一周的“世界湖泊大会”这个平台,向国内外1000多位水环境专家问计河湖治理,寻求破解“发展型污染”魔咒的中国之路。来自滨河滨湖省市的十多位地方行政首脑亦被邀请到会场“晒经验,商对策”。
专家们告诫中国政府,河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可能需要一百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来自岳阳、九江、无锡等治污一线的地方官员们,则对于中国河湖治理的体制性障碍表示了不满。
11月2日开幕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中国遏制了水污染加剧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中国境内污染状况严重的三条河流(辽河、海河、淮河)和三座湖泊(太湖、巢湖、滇池)进行了持续治理,先后投入了近1000亿元的资金。
江苏省水利厅一位负责人称,经过治理,太湖蓝藻的爆发频率和强度已经有所降低。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污染形势得到遏制的说法。“这可能会误导公众,认为湖泊治理可以一蹴而就。”江苏省内一位权威的湖泊治理专家对记者说,事实上,“太湖目前每10年水质就会下降一级。”
国家审计署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也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近千亿元资金的“三河三湖”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国整体水质仍然较差。
“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摆脱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来自安徽巢湖、江苏太湖等流域的地方水利和环保官员私下对记者说。
流域协调的问题困扰着治污一线的官员和专家们。江苏省水利厅的一位官员就表示,治理太湖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跟兄弟省市协调,扯皮的事时有发生。”
太湖跨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太湖流域更是覆盖几乎整个长江三角洲,因此长期致力于太湖污染治理工程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博士也认为,仅靠沿湖省市的努力无法根治太湖污染问题,这需要全流域的地区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除了流域范围内的协调,这些一线官员们还抱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亟待改进。前述江苏省水利厅官员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治理一个太湖,需要跟十多个中央部委打交道。成本很高的!”
此外,有官员强烈建议中央政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真正的生态保护省市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目前建立河湖治理的协调机制已经显得非常急切。“我们也确实在考虑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说,正在抓紧编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研究生态补偿机制、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交易机制试点等等。”
参加世界湖泊大会的一位环保部官方专家向记者透露,环保部与财政部已经联合启动了 《关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与排污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制定工作,“文件已经成形了,财政部和环保部不久前刚刚在杭州组织召开了一个征求意见的座谈会。应该不久就会下发。”
据悉,这份文件将进一步明确“水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助于解决目前权责不对等的问题。”这位专家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