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 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有2/3的人口将蒙受水资源匮乏的压力,其中北非、中东和西亚的形势最严峻。美国《科学美国人》月刊说,随着世界人口继续增长,仍然需要修建水坝、沟渠及其他各种设施,但修建这类项目时必须确定高标准,必须对当地人民及其环境更加负责。
节日起源
背景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目的
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我们节约用水,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历届主题
20世纪90年代
1995年的主题是:“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的主题是:“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的主题是:“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的主题是:“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 --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的主题是:“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1世纪
2000年的主题是:“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的主题是:“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的主题是:“水与发展”(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的主题是:“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的主题是:“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的主题是:“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的主题是:“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的主题是:“应对水短缺”(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
2008年的主题是:“涉水卫生”(water sanitation)
2009年的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transboundray water_the water_sharing,sharing opportunities)
2010年的主题是:“关注水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communicating water qualit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2011年的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 for cities)
2012年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
全球状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
[湖泊]
湖泊
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立方米。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旱灾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8.6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只占0.9%;而对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浅层地下的淡水仅占淡水总储量的0.0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许多国家陷入缺水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多部门性,各部门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政出多门,阻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另一方面,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破坏的严重程度。为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措施,而且必须要注重社会宣传教育。除了在政策、法律,管理体制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外,还要开展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正是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第47届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保护淡水资源质量和供应: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综合性办法》中所提出的建议,确定了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世界水日”决议。人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水危机很可能会比粮食危机或石油危机更早到来。
北美4100万人每天喝“药水”
北美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占全世界淡水资源的大约13%),但有时还是感到有水资源不足的压力。作为加拿大大草原主要水源的冰川和积雪地正在萎缩。某些城市也存在供水紧张、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据最近进行的一项水调查发现,美国有4100万人的饮用水中含有多种药物成分,包括抗生素、抗痉挛药物、镇静剂等。尽管饮用水中药物含量甚微,不会即刻损害健康,但科学家担心,通过饮水长期摄入这些药物可能会危害健康。
南美拥有全球1/4水资源
南美洲拥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水资源,而南美大陆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南美森林面积一直在缩小,水资源因此受到严重威胁,加上南美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用水量,所以,在保护水源方面,南美绝对没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欧洲1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日前发表公报说,欧洲仍有一亿多人缺乏安全饮用水,欧洲及全球其他地区必须对水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非洲1/3人口缺乏饮用水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非洲的河流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将导致四分之一的非洲大陆会在本世纪末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该报告发现非洲大陆的河道对降雨量的变化高度敏感。在非洲西部,即使是少量的降水量下降都将致使河流减少80%的流量,这一切会导致科学家们称做的“水难民”情况的发生。
非洲目前三分之一人口缺乏饮用水,而有近半数的非洲人因饮用不洁净水而染病。而水资源问题也很可能会成为一些非洲国家之间发生纷争或冲突的导火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很多乡下妇女和女孩每天必须走数公里,才能找到水源。因为这种体力劳动,这些妇女和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整日为家庭和生计奔忙。
大洋洲提出响亮口号“环境是合法用水户”
即便在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水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澳大利亚2002年经历了百年一遇的干旱,此后旱情有所缓解,但从2006年开始,干旱再次光顾。受到旱灾影响最严重的是默累-达令盆地。
最近由顶尖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气候变化的分析表明,降雨减少很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近年来,为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水分配与水权综合管理体系,并明确提出一句响亮口号:“环境是合法用水户”。
亚洲恒河被列入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
水污染、洪灾和旱灾已成为南亚面临的三大与水有关的“灾害”。印度的生活用水质量在全球被评估的122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三,每天有200多万吨工业废水
直接排入河流。当地居民饮用和在烹饪时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经导致了许多健康问题。水污染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健康。流经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恒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列。
据路透社报道,以色列的滴灌节水技术如今再获突破,实现利用紫外线净化水和利用细菌处理有机污水。以色列60%国土面积被列为干旱地区,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伊拉克战争爆发五年后的今天,伊拉克有数百万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
中国状况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631亿吨。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 二是治污为本。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钱易认为,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如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三是多渠道开源。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钱易指出,为了提高供水能力,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当发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
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 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达到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灌绿地。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香港很多公用卫生场所的冲洗就是采用海水。中国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起,就确定每年的7月1~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从1994年开始,把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28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地球之液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源”。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但进入21世纪,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生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粮农组织对9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国家的用水速度已经超过了水的再生速度,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资源短缺给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水对保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状况的改善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
世界银行官员克劳迪娅·萨多夫指出:“水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联合国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让人并不乐观: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及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这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发展中国家中,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成为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今年年初说:“全世界半数的学校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厕所等最基本的卫生条件。”水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由于生命之液枯竭,全球的“环境难民”数量不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有3/4的农民和 1/5的城市人口全年得不到足够的生活淡水,因水而被迫背井离乡的人已超过因战乱出逃的难民。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分享河流和湖泊水系的国家里,由于水资源供应不足和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紧张形势。水资源之争已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潜在根源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一场全球性的运动。寻找新水源、重新分配水资源、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开发循环利用新技术、增强国际合作等等至关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而保护水资源和整个环境保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警告说,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喜马拉雅冰川迅速后退,令数以亿计的依靠冰川融水的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人面临水短缺的威胁。令人欣喜的是,全世界已经就拯救生命之液达成了共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协与北京清水同盟等机构在北京发表清水宣言:“珍惜水资源,让她更清涟。”
拯救地球生命之液,时不我待。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个日子我们应该抽时间思考:10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用水;每个月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人和印度洋海啸的死难者一样多。尽管如此,这些人的不幸几乎没有得到一场自然灾害所能引起的关注。
水对西方人而言是理所应得的寻常之物,而一个苏丹人平均每天要花1/3的时间去取当日定量配给的水。一个欧洲人每天用水约135升,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居民通常每天只有10升水可供使用。在亚洲和非洲,传统上由妇女负责为家人汲水。她们平均要走6公里才能到达附近的河流。如果独自没法运足够的水回家,孩子就来帮忙——他们把时间花在打水上,而不是上学读书。
尽管如此,水往往不够用,导致腹泻和疟疾频发。在过去10年里,死于腹泻的儿童超过了二战后所有武装冲突中死难者的总数。例如,因为缺水,一家人在同一个盆里洗手。由最年长的男性开始洗,等轮到最小的孩子时,洗过的手比洗前还脏。而孩子就用这双脏手吃饭。在红十字会启动供水工程之前,赞比亚小镇马查的卫生状况就那样恶劣:疟疾和腹泻在儿童中尤为流行。因为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当地的学校不得不关闭。许多村民在灌木丛中便溺,因为厕所不够。尤其在雨季,污水被河水冲刷出来,就会有发生瘟疫的危险。对村中的妇女来说,每天只能给家人搞到10到20升水,生活真是可悲。河流离家很远,她们每天能挑回来的那点水总是不够用。
红十字会开展了大规模援助项目:在住房附近打了水井,修缮并新建了厕所,让村民明白卫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重新开课了。学童现在甚至穿上了干净的校服。赞比亚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为这个项目出了力,明年它将扩大实施范围。长期缺水和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也是制约穷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健康则是推动经济良好运行的发动机。为减轻人们的痛苦,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水这个课题必须更多地得到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打算利用其在提供清洁水和创建卫生环境方面的经验,于2005年2月24日通过了一项10年计划,旨在到2015年前将无法得到清洁水的人数减半。
九声警钟
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的47/193号决议设立了世界水日。在2003年12月23日的58/217号决议中,大会宣布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开始,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
200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九声警钟。
第一声警钟: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由于管理不善、资源匮乏、环境变化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全球约有1/5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
第二声警钟:水质差导致生活贫困
2002年,全球约有310万人死于腹泻和疟疾,其中近90%是不满5岁的儿童。
第三声警钟:大部分地区水质下降
淡水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迅速衰退,退化速度快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第四声警钟:90%灾害与水有关
许多自然灾害都是土地使用不当造成的恶果。日益严重的东非旱灾就是一个沉痛的实例。
第五声警钟:农业用水供需紧张
这部分用水已经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近70%。
第六声警钟:城市用水紧张
2030年,城镇人口比例会增加到近2/3,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
第七声警钟:水力资源开发不足
发展中国家有20多亿人得不到可靠能源,而水是创造能源重要资源。
第八声警钟:水资源浪费严重
世界许多地方有多达30%到40%甚至更多的水被白白浪费掉了。
第九声警钟:对水资源的投入滞后
近年来用于水务部门的官方发展援助平均每年约为30亿美元,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还会提供15亿美元非减让性贷款,但只有12%的资金用在了最需要帮助的人身上,用于制定水资源政策、规划和方案的援助资金仅占10%。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