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十年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记者24日从江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与十年前第一次普查相比,该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于2007年开展,经过十年发展,经济社会、人口结构,以及污染源的类型、分布、规模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7年度。整个普查工作经历了前期准备、全面普查和总结发布三个阶段。”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杨国华在会上介绍说,历时三年,江西完成了污染源普查各项工作任务,顺利通过国家质量核查、第三方质量评估和总体验收。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江西全省普查对象数量81532个(不含移动源)。其中,工业源5172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1857个、生活源16861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983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111个。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饶丹勇分析称,本次普查工业污染源数量比一污普增加80.8%,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对减少。其中,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60.4%,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平均降幅40.5%,“普查数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说明我省近年来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效。”
此外,江西污染治理能力也明显提升。普查结果表明,江西工业企业废水处理、脱硫、除尘等设施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5.6倍、12.3倍和6.9倍;畜禽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8%。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与2007年相比,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加了15.6倍,处理能力增加了3.4倍,实际污水处理量增加了5.66倍。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数量增加了17倍,焚烧处理量增加了109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厂的数量增加了4.3倍,是2007年的90.3倍。
在杨国华看来,此次普查对准确判断江西当前环境形势,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以青山绿水著称的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于2016年8月被纳入中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此外,该省河流湖泊众多,境内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