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浅谈渭南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更新时间:2008-04-29 11:39 来源: 作者: 阅读:3399 网友评论0

 

摘要:渭南市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NO2三项,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是包括煤烟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等源类在内的复合污染类型,同时,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已成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控制城区大气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关键词:大气 污染 特征 对策

 

渭南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是一座文化、经济、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 城市沿渭河呈东西带状发展,按照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老城区、城市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渭北工业园区,目前,建成区面积约二十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由于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以煤为主的城市能源结构造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长期得不到缓解,在2005全国城市环境考核中渭南市大气环境质量名次再次靠后,为此,笔者就渭南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1  大气环境污染的特征

 

1.1首要污染物

 

根据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历年来对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城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次为二氧化硫,其中2005年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0.146mg/m3,超过国家大气环境二级标准0.46倍,二氧化硫浓度年平均值0.083 mg/m3, 超过国家大气环境二级标准0.38倍,二氧化氮浓度年平均值0.046 mg/m3,发挥国家大气环境二级标准。城区大气环境到达二级标准的天数仅为241天,和全国同等城市相比,达标天数较低。

 

1.2污染物季节分布规律

 

1是渭南市城区20042005年大气污染物季度分布值统计,由表1可以看出,渭南市城区大气污染物三项指标值浓度在全年季节上表现出明显的“U”字型,其中一四季度指标值较高,二三季度指标值较低,对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秋污染最为严重,夏秋大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污染指标

时间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年均值

PM10

2004

0.207

0.150

0.124

0.217

0.175

2005

0.180

0.131

0.092

0.181

0.146

SO2

2004

0.127

0.055

0.038

0.103

0.081

2005

0.142

0.048

0.032

0.112

0.083

NO2

2004

0.047

0.033

0.028

0.065

0.043

2005

0.059

0.035

0.030

0.062

0.046

 

 

 

1.3污染物小时浓度分布规律

 

根据监测资料,对渭南市城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24小时浓度分布进行分析,大气环境污染物在小时浓度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特别对于污染严重的春冬采暖季节,SO2小时浓度在早晨7时至9时,中午11时至13时,下午17时至晚10时均表现为峰值。据调查,这几个时段均为采暖季节城区采暖锅炉运行的高峰时段,由此可见,城区大气污染和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方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2  大气污染物其来源分析

 

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污染物主要大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NO2三项,根据调查,SO2NO2主要来源于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及生活用煤、用气的燃烧产生的燃烧废气,二是机动车辆燃油产生的机动车尾气,三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工艺废气。

 

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相比,颗粒物来源广,成分复杂,从来源上看,城市空气中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土壤风沙尘、煤烟尘、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尘等一次污染来源,也包括城市道路交通扬尘等二次污染来源。据2002年西安市环境监测站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所做的西安市区空气中PM10源解析结果,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自土壤尘和煤烟尘,其次为建筑尘和冶炼尘。四种污染物占PM10总组份的年均比例分别为:土壤尘43%、煤烟尘28%,建筑尘和冶炼尘在10%以下。采暖期煤烟尘比重较非采暖期上升13%左右,而非采暖土壤尘占PM10总组份的比例则高达55%以上。土壤尘的88%来自于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

 

渭南市和西安市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近,城市能源结构和城市生产生活规律基本相同,源解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因此,应当说: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是包括煤烟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等源类在内的复合污染类型,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已成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3  气象条件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渭南市地处内陆,距海洋800公里,在全国气候规划中属汾渭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在陕西气候区划中属关中平原暖温带湿润性气候区。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气候温和,降水适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多秋霖,干旱、暴雨等气象灾害频繁。气象条件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逆温层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根据渭南市临渭区气象台资料,渭南城区全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最高气温19.6,年平均最低气温8.4;季平均气温:春季17.2,夏季25.9,秋季16.8,冬季3.4;月平均最高气温32.6,出现在7月,平均最低气温-4.7,出现在1月;历史极端气温: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6.7;气温日较差:在季节分布上,夏季日较差大,冬季日较差小。一日中大气温度递减率看,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午间下热上冷,大气层节稳定性差,湍流交换强,易于扩散,夜间及清晨常出现下冷上暖的逆温层温度分布,大气层结稳定,湍流交换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渭南市区在秋末和冬季晴朗无风的天气里,经常会有逆温现象出现。当傍晚日落时,人们看到大气污染物整天覆盖着地面,特别是在城区,天空总是灰蒙蒙的。这多是因为逆温层已出现在地面附近,逆温限制了贴地气层强烈乱流运动的发生,大气的垂直运动受阻,地面人类活动所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无法及时扩散稀释,导致空气污染严重。

 

3.2降水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受季风影响,渭南市降水各季节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多雨,冬春季雨雪少,且夏雨多于秋雨,干湿季节分明。监测资料表明,冬春少雨季节污染明显加重,夏秋多雨季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城区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以上的天数绝大部分出现在降水量大的夏秋两季。同时,根据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资料,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指标PM10在有大的降水后有特殊表现,特别是夏季暴雨过后爆晴情况下,城区大气环境PM10指标值会出现反常超标现象,这和渭南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大的降水造成地面径流携带南源泥土进入城区,天晴后产生大量的二次道路扬尘有关。

 

可见,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污染和城区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3.3风场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影响

 

渭南市风场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最多风向为东北风或东北偏东风。由于受盆地地形影响,各风向中静风频率最大,占各风向频率总合的三分之一以上。平均风速1.6m /s。各季节的平均风速以春季最大,夏季次之,冬季又次之,秋季平均风速最小。根据渭南市环境监测站资料,在城区出现主导风向情况下,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游的农科所清洁对照点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优于城区两个监控监测点,在城区出现次主导风向(西南风)和静风情况下,清洁对照点与监控点监测指标值差距较小;在相同季节,当城区出现静风情况下,各监测点监测指标值明显较高。

 

可见,城区三个监测点污染物监测指标值和城区风场情况具有明显相关性。

 

4  渭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污染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来源包括煤烟尘、城市扬尘、建筑水泥尘、机动车尾气尘等,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已成为城市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城区大气环境污染既和城市生产、生活活动规律有关,又和城区的气象条件及其他方面有关,因此,控制城区大气环境污染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4.1齐抓共管,打一场集中整治市区二次扬尘污染的攻坚战

 

渭南市区土壤尘的88%左右来自于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2005年,渭南市区月降尘达到4.8414.59吨/平方公里,黄土松散易成细末的物理特性,市区一些建筑和市政施工工地防尘降尘措施不力,市区环卫保洁的“扬尘式”清扫方式,市区和近郊区部分新建住宅区通往城市主干道的道路长期未能硬化以及南原黄土进城等,使降尘在风力和汽车行驶等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多次被扬起进入空气,成为市区土壤尘污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二次扬尘已是渭南市城区大气环境污染的元凶。建议市政府组织协调各区政府和建设、环保、市政、园林绿化、林业、水务等市级部门,强化对市区建筑工地、市政工地、环卫清扫和垃圾清运的环境管理。市区所有建筑工地和市政施工工地都必须采取有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防尘降尘措施,减少黄土裸露,硬化工地车辆出入道路,封闭清运建筑垃圾,车辆驶出工地必须冲洗轮胎,环保不达标工地一律停工整顿。加快城市市容保洁方式的机械化步伐,市区主要道路尽快实行机械吸尘式清扫,增加市区主干道洒水次数,密闭清运生活垃圾。全面硬化市区和近郊区道路,实施南原截水工程,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扎实推进城市大水大绿工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2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巩固发展燃煤污染治理成果

 

尽管我市已经实施了燃煤污染治理,对前进路以西地段然煤锅炉大部分进行了拆除,但市区目前现仍有400多台的燃煤锅炉,治理煤烟尘污染任务依然较重。加快发展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到位地区的分散采暖锅炉一律限期拆除;天然气和集中供热管网暂未覆盖地区的分散采暖燃煤锅炉,1蒸吨以下的要全部拆除,10蒸吨以下的必须全部燃用清洁型煤,并采取消烟除尘措施,达标排放污染物;10蒸吨以上的必须燃用含硫量低于0.8%、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并采取消烟除尘措施,确保达标排放。严把新建餐饮洗浴业环保审批关,现有餐饮洗浴单位烟尘油烟排放不达标的一律停业整改。

 

4.3加大机动车量监管力度,减少机动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渭南市地处交通要道,多条主干公路穿城而过,机动车产生的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气对城区大气污染影响较大。目前,由于管理体制等问题,我市对机动车污染大气环境问题的管理尚属空白点,机动车量带尘进城和冒黑烟问题随处可见,因此,建议市政府协调公安、交通、环保、城市管理等部门,加大机动车量的监管力度,严禁带尘车辆进城,尽快实施路检、抽检和年检相结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制度,严禁冒黑烟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加大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气”代“油”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机动车绿色环保标志,同时,合理进行道路规划和车辆分流,减少穿城车辆。

 

4.4加强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法制建设是治理大气环境污染主要手段之一,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市缺乏大气污染防治具有可操作性地方性法规,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各个部门职责还存在不清的问题,协调还存在不到的问题,市区大气污染防治依靠环境保护部门单兵作战局面始终得到突破。因此,建议市政府参照西安等城市的做法,建立在市政府防治大气污染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规范和长效机制,尽快形成环境保护部门牵头,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大气污染防治体系。

 

参考资料

 

1、《渭南市2005年环境监测年鉴》  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2、《渭南市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技术报告》 渭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3、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  李太山 张小敏 刘文利

 

4、中国城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及空气质量  韦洪莲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浅谈渭南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