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地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
1湿地生态系统
1.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是为许多加入公约国家接受的定义“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m的区域”。
1.2湿地的类型
像湿地的定义一样,湿地的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湿地公约》,湿地的定义将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二大类,天然湿地又包括海洋/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的2个分支32种,人工湿地10种。
1.3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境,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96年10月《湿地公约》缔约国常委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系统中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以水体及永久性或间歇性处于饱和状态的基质为依托,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分解、吸收、转化,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据美国科学家研究,每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价值达4000美元至14000美元以上,分别是热带雨林和农田系统的2-7倍和45-160倍。
(1)生命的摇篮。科学已经证明,生命来源于水,所以湿地与生命是紧密相连的。
(2)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国外的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帽公河和我国的黄河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直接利用的价值。湿地出产了人类必不可少的直接利用产品,主要有:水资源、鱼、虾、贝、藻类、莲、藕、菱、芡、泥炭、木材、芦苇、药材等湿地产品,硼、铿、盐类等湿地矿产,泥炭、水能等能源、水运等。
(4)间接利用的价值。湿地的间接利用价值范围广泛,如流量调节、防止海水入侵、与地下水的交流、营养物质沉积、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海岸,防止侵蚀、生态功能、景观价值、教育与科研价值等。
2北京市湿地生态系统现状
目前北京市湿地面积约5万h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5万hm2,人工湿地面积约1.5万hm2。已建成野鸭湖、汉石桥、金牛湖、拒马河、怀沙怀九河和白河堡等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万多hm2。
由北京市科委立项,北京市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期间做了《北京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在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和拒马河4个水系的主要河流和水库设立了30多个采集点,采集样本4000多个。研究结果显示:①北京地区植物新记录3种,鸟类新记录6种,首次发现黑鹤、灰鹤、苍鹭、夜鹭和池鹭等重要湿地鸟类在北京地区的栖息地和越冬地;首次将北京湿地植物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78个群落型珍稀鸟类共有15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东方白鹤、黑鹤、白尾海雕、金雕、白头鹤、大鸭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的卷羽鹈鹕、白额雁、灰鹤、白枕鹤和猛禽等38种;北京市一级保护的21种;北京市二级保护的89种。然而,由于人为因素对湿地的破坏作用,北京的湿地生态系统存在令人担忧的状况。②由于北京连续多年降水少,许多河流干涸断流。特别是在众多河流上游修建拦水坝和水库,近些年又建了许多橡胶坝截流,使河流的下游大多干涸。又有许多坑塘、水渠、河道被污染,所以依赖水环境繁殖、栖息的两栖爬行动物急剧减少,甚至在一些地区消失。③北京湿地鸟类无论是种类还是种群数量都少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④湿地面积大大地缩小了,湿地原有质地变坏,原有的功能丧失了。
北京曾是河流、水系众多的“风水宝地”,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但随着城市发展和多年干旱等原因,北京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面临着巨大压力。历史上北京的湿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15%,而据目前的统计,北京的湿地仅剩5万hm2,不到总面积的3%了。
根据《北京市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到2010年,北京将在95%的重要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使北京湿地下降和破坏的趋势得到遏制。2005年北京要着手建设金海湖、密云水库、三家店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使保护区总数达到10个,其中市级自然保护区7个;完成野鸭湖、密云水库等5个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
3湿地生态产业建设保护的社会化要求
我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现有湿地面积3848万hm2,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调查显示,我国总面积3848万hm2湿地中,天然湿地和库塘湿地面积分别为3620万hm2、228万hm2,分别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94%和6%。在天然湿地中,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沿海湿地面积分别为1370万hm2、835万hm2、820万hm2、594万hm2,为世界上居加、美、俄之后的第4个湿地大国。由于经济落后、认识滞后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湿地在20世纪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保护力度后来居上。目前我国约有40%的天然湿地被纳入管护范围,许多濒临干涸的湿地重新焕发生机……
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有限的水土资源,使湿地保护还面临着严峻的长期挑战。认识不足,湿地保护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薄弱,侵占、破坏湿地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为了实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抢救性保护,实现湿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湿地生态产业建设保护的社会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1实施有限目标下的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工程
在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总目标下,优先选择以湿地保护为重点,在湿地保护中又选择自然(原生)湿地保护和对退化湿地进行示范性的生态恢复、重建为近期湿地保护战略的执行目标。
3.2控制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是天然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对天然湿地的保护工作,主要方式就是在天然湿地区域建立保护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其实质性的目标是要维持天然湿地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建立保护区之时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和生态特征为起点,通过管理使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了使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必须以建立在保护天然湿地生态功能基础上的湿地合理利用,逐步取代破坏性利用。这就需要从湿地区域现有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空间配置等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角度,考虑土地经营方式和使用制度的调整,重新审定土地使用证、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利用规划。对于高风险区、生态脆弱区的湿地土地使用权,国家应当收回,以满足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的国家和公众利益需要。
3.3减少水资源开发项目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建立湿地生态坏境用水的国家保障机制
水资源开发项目要对流域内自然水流进行更改,必不可少地要采用工程措施,这些工程改变了湿地的自然状况,在生态方面产生的重大负面影响直接危害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安全,包括河水流量减少、迁徙鱼类及其他水生物种的徊游通道被阻、水污染加剧、维持湿地的自然洪水时间紊乱、湿地的沉积和营养减少、河流湿地的排水和永久性洪水、地表和地下水的盐化等。天然湿地在河流流域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水量调度,应当评估对湿地的水文、地貌、植被、野生动物和区域生态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3.4建立国家湿地保护基金,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和各级政府是湿地保护的主体,是湿地保护资金投人的主渠道。应当把湿地的保护与生态恢复作为国家生态建设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公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除了国家投资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工程外,还应当采取得力措施,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生态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资湿地保护。
3.5构筑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建立规范的湿地保护管理扶序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法制体系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管理的基础。从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所面临的现实看,急切地需要有相应的湿地保护专门法律法规,以严格规范湿地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政府、组织或个人行为,保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依法利用和管理湿地资源,保障湿地功能的可持续发挥。
3.6加强对湿地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监督
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但在生态影响评价的管理方面仍很薄弱,特别是对于已经明确需要采取生态恢复和补救措施的,也因缺乏法律保障而难以执行。目前我国应当围绕国家生态建设工作重点,建立生态影响评估制度,不断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保护好现已为数不多的天然湿地。
3.7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广泛地开展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湿地保护管理人员、湿地开发利用者、当地社区人员及青少年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识教育。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全社会对湿地和水禽的保护意识,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