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蓄水后库区微震和水华活动频度明显增加
微震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目前处于正常状态。国家已安排40亿元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目前正在追加资金。
国家计划到2010年投资392.2亿元治理库区水源污染,湖北有8个县在规划区域内。
报告显示,三峡蓄水后,库湾及支流回水区多次出现水华现象(藻类过度繁殖),库区的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但不会对三峡工程造成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在135米蓄水过程中和蓄水后局部时段,香溪河等12条支流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华现象。
监测表明,2004年库区支流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水华19起,2006年仅2-3月,就累计发生水华10余次,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三峡蓄水后,回水区水流减缓,严重的只有1.2厘米/秒,几乎不再流动,引起扩散能力减弱,使库周围近岸水域及库湾水体纳污能力下降。
此外,报告指出,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三峡地区微震活动频度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巫山-秭归-长阳一带,强度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未突破正常状态,不会对三峡水利枢纽和三峡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但岸边松散堆积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
目前,三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自1997年以来,国家先后投资5700万元,建立了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其中包括24台数字地震台、8套流动地震仪、3个GPS基准站、8口观测井和1个监测总站等。
报告还显示,2002年,国家还专门安排40亿元,用于三峡库区二期(蓄水位)地质灾害治理,目前正在追加资金。
对于库区水源污染问题,国家计划到2010年将投资392.2亿元,用于三峡库区的污染防治,规划涉及区域79湾平方公里,总人口1.54亿,湖北有8个县在规划区域内。
据悉,在392.2亿元中,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将投资216.5亿元,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投资77.5亿元,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24.8亿元,生态保护工程投资44.7亿元,基础建设投资7亿元,船舶污染治理投资14.7亿元。
按规划,如果治污进行顺利,到2010年,三峡库区及其上游主要控制水面的水质将达到2类水质标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