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海城镇污水处理率85%
3年内,南海将建起11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施、40间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及配套管网。到2010年,南海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50%,其中城镇建成区达到85%、农村达到40%。
7月3日上午,南海区正式公布《佛山市南海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鉴于截污作为整治工作中的重难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了整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通过截污、治污、清涌、疏浚及水闸排灌站等建设,到2010年,南海全区内河涌基本可以达到‘暴雨不涝、水清岸绿’。”南海区副区长刘涛根说。
内河涌排涝能力水运功能逐步衰减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已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整治内河涌,但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资源、水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统计,南海全区共有8大水系、596条主干、支干河涌及支涌,总长1530公里。而在8大水系里面,除官山水系西樵区域轻度污染外,其余水系皆属重度污染。
“区内河涌的现状已经制约了南海经济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推进经济社会下一轮跨越式发展,优化投资环境,就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内河涌,重现岭南水乡特色。”刘涛根说。目前南海内河涌排涝能力、水运功能已逐步衰减,大部分河涌成为排污集污的主要通道。
据悉,为了落实整治的管理机制,目前已成立了区、镇(街)两级机构来协调和推进各项具体工作,建立起“区级统筹、镇(街)落实、部门协同推进”的机制。
同时明确了区、镇(街)、村(包括村民小组)这三个都是正式内河涌的责任主体。确保调动所有力量来实现三年河水“暴雨不涝、水清岸绿”。
截污是整治成败关键
“内河涌整治3年内计划投入45亿元,其中有20多亿用在截污工作。”内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杰东介绍说,内河涌整治主要是围绕“截、治、疏、引”四方面。“截”是把生活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这是截住生活污染源头也是整治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污水厂的建设涉及到管网铺设、拆迁征地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内河涌整治中最关键和最难的工作。”
为此,南海决定在3年内建设盐步、丹灶等11间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施、40间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及配套管网,使全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从16.76%上升到50%,其中城镇建成区达到85%、农村达到40%。
同时建设的还有19个灌溉泵站,使全区八大水系的主要河涌引入活水、加速水体流动、改善水质。加强对河涌两岸工业园区及分散企业、禽畜养殖场等的污水废水治理,确保河涌水变清。并对区内596条主干、支干河涌及支涌进行全面清疏、扩宽、护岸、绿化。
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鉴于污水厂及其配套管网的建设工程费用庞大,为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南海将区内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捆绑推出市场,寻求污水厂、管网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方式及运营管理体制。
刘涛根介绍说,目前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均以BOT、BT等形式进行建设、运营。通过经营城市的理念,可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让以赢利为目的的各类市场主体“保本微利”,形成开放竞争的建设运营格局。
另外,资金的筹集也会广泛吸收民间资金、社会捐助和银行贷款等,形成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内河涌投资体系。
刘涛根说,污水处理厂、截污管网等作为城市经营项目推出市场后,就以“建管分开、管养分离”原则运行。政府退出建设、运营等“运动员”角色后,集中从规划、价格政策、行业管理层面上进行宏观管理,以征收污水处理费解决污水厂建设、运营经费。而运营企业作为“运动员”角色,对污水厂进行具体业务管理和日常保养、维护。
目前,南海已出台污水处理费征收与使用办法,除九江外,南海其余7个镇(街)已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征收污水处理费。居民用户维持原标准不变,非居民用户调整为0.90元/立方米(折换成实际用水量为0.81元/立方米)。
出台奖励机制最高奖700万元
为了更好地进行激励,南海区对污水处理厂及截污管网的、水利河涌整治等建设项目出台了奖励机制,最高奖励达到700万元。
据了解,镇(街道)污水处理厂按计划在1年内(完成征地拆迁开始计算,项目必须符合相关程序要求)建成投产的,将根据生活污水日处理量的不同,每间厂奖励100万元到700万元不等。
而在今明两年计划建设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投资规模≤120万元/个),区将补贴80%,其余20%由镇(街道)、村、组解决。
对于全区主干、支干河涌的综合整治工程(包含河涌清淤、岸线修复、岸线绿化)的直接工程费用由区、镇(街)各出50%。属村、组负责的支涌,则由村、组负责按规定标准出资整治,区按8万元/公里的标准给予奖励。
“截、治、疏、引”四措施
截: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管网建设将流入河涌的生活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截住生活污染源头,使河涌水变清。
治:将河涌沿岸的工业园区及分散企业、禽畜养殖场等进行治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废水不准排入河涌。
疏:对河涌进行全面的疏浚、清淤、扩宽、护岸、绿化等整治,确保河涌过流断面水流畅通。
引:建设一批灌溉泵站、节制调水闸等设施,打通断头涌,使河涌水真正活起来,加速水体流动,活化水资源。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