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高原明珠——青海湖入湖水源在行动
众所周知,青海湖系封闭的内陆湖,入湖水量主要由湖面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三部分组成,其耗水量主要是湖面蒸发损失。据省水文部门几十年的水文监测和计算,青海湖多年平均入湖地表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湖面降水量15.61亿立方米,地下水入湖补给量6.03亿立方米,而湖泊水面蒸发量高达40.5亿立方米,平均每年青海湖水量减少3.6亿立方米。因而,青海湖水位在整个二十世纪呈下降的态势且幅度较大,湖面面积也逐年缩小。
保护青海湖,首要的任务是保护入注青海湖的河流,它们源源不断地流入青海湖,是青海湖日渐丰盈的源泉。为了让入注青海湖的48条河流能源源不断地为青海湖补充新鲜血液,青海湖水资源的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青海湖水量水质的变化动态,预测水位的变化趋势,省水利厅在青海湖流域设水位站1处,水文站2处,水环境监测点6个,洪水调查点7个,降水观测点4个,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流量、输沙量、降水量、水质等,监测成果达218站年。
为了对青海湖水资源进行源头管理,省水利厅对一些新建、扩建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以确保项目取水的可靠性和用水的科学性。同时,强化了水功能区管理,按照《水功能区管理办法》的要求,省水利厅在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和哈尔盖河设置了4个水功能区,明确各河段的使用功能,限制了不符合规定的开发水资源的行为,从而实现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的目的。
环湖各级政府还认真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按照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环湖地区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和年审工作,同时依照有关规定,依法对取水单位征收水资源费。
发源于天峻县境内疏勒南山的布哈河是青海湖境内最大的河流,河道全长286公里,降水集水面积14337平方公里,当年平均径流量8.18亿立方米,占入湖径流量的53.6%。
布哈河流域是环湖地区水气循环的重要通道与屏障,对环湖地区的气候影响明显,区域水源涵养功能显著。当地群众称布哈河是青海湖的母亲河。
据天峻县副县长更智加介绍,由于布哈河流域海拔高、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在全球变暖和过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流域草地退化、沙化严重,生态恶化,涵养水源能力明显减弱。天峻县水土流失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达0.19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达0.02平方公里,冻融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
由于水土流失、侵蚀、危害程度呈加剧之势,布哈河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在每年的4、5、6月,布哈河出现断流,不仅直接影响着青海湖水位的下降,而且河流断流,致使到上游产卵的青海湖裸鲤滞留河道,无法洄游。而在每年的7、8、9月,暴雨冲毁河道,河水肆虐。
据记者2006年8月、2008年8月实地调查,在布哈河大桥处,记者看到几十年不遇的暴雨使河道由以前的300米宽,冲至1500米,河水肆虐,冲上了315国道,对青藏铁路也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河流行洪安全,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治水污染,天峻县在布哈河上修建了4处防洪堤1.5公里,拆除水电站1座。同时,环湖各州县水务部门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对河道实现统一规划,划分禁采区、限采区和开发区,采砂实行总量控制、定点开采,并建立河道巡查制度,确保河道采砂有序进行,保证河流水质免遭破坏。
但由于缺乏资金,对布哈河的治理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未能实现综合治理。保护青海湖,就要保护青海湖入湖水资源,那么布哈河综合治理就应提到议事日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