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获得国家立项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备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立项。
青海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十分关注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多年来,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及全省“两会”上,以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的形式,呼吁国家实施“引大济湟”工程。在省委、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我省的一号水利工程终于获得国家立项,并得以实施。
湟水河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湟水干流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57%,耕地面积44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9%。长期以来,湟水干流两岸广大浅山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生产仍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人畜饮水困难,群众生活贫困,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对西宁市和下游城镇的生产、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影响。然而与湟水干流毗邻的大通河水量却相对较丰,用水需求较小,从大通河引水至湟水干流和东部浅山地区,对于促进湟水流域乃至青海全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工程从大通河引水穿越大坂山隧洞进入黑泉水库,经黑泉水库调节后,向西宁市和北川工业区的生活、工业供水,最后汇入湟水河,为河道基流补水。
“引大济湟”工程是集城镇工业生活供水、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和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重大水利工程。据了解,“引大济湟”工程水资源规划范围为湟水干流民和以上地区,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工程供水范围为湟水流域的西宁市、湟源县、湟中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平安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该工程由水库工程,输水工程和灌溉干渠组成。分三期建设。工程总投资12.39亿元,建设工期为四年半。初拟引水线路全长24.65公里,调水总干渠工程由渠首枢纽和大坂山引水隧洞两部分组成。渠首枢纽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铁迈村附近,长约625米,渠首枢纽由泄洪闸、溢流堰和土石坝段组成。引水隧洞长24.3公里,隧洞工程由隧洞进水闸、洞身段和出水口消能段组成。
目前,青海省水利厅已确定了调水规模和工程调度方案,并细化了移民安置方案。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