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环境卫生工作手册
前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给当地和周围邻近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大力帮助下,抗震救灾取得了重大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升高,十多万救援人员的进入,受灾群众和遇难者数量的增加,如何抓好环境卫生工作,对于搞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控制灾后疫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成立了包括生活垃圾、公厕和粪便、建筑垃圾处置,以及环卫作业保障方面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环卫专家组,针对灾区当前和今后可能面临的如何妥善收集和处置生活垃圾和粪便,防止肠道传染病和水源性传染病流行;如何除臭和控制异味,特别是对尚未清理遇难者遗体的建筑废墟现场的除臭,为营救人员和灾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何妥善清理和处置建筑垃圾,为灾后重建创造条件等紧迫问题,编写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环境卫生工作手册》,供救援指挥机构、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和居民灾后应急救助和灾后重建参考。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环卫专家组,将及时根据抗震救灾进程和面临的新的环境卫生问题,提出咨询意见和现场指导。
公共厕所及粪便应急处置
一、公共厕所
(一)基本要求
1.震后灾区厕所应具备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
2.防止粪便污物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尤其不能污染水源。
3.不利于蚊蝇孳生。
4.发生肠道传染病的病例或流行时,粪便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及时消毒处理。
(二)行动要点
1.公厕检查与修复
(1)地震灾后,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对公厕和粪池逐个检查是否有破损及渗漏,彻底清扫、消毒、清掏粪液。
(2)如有破损或渗漏,应立即停止使用,彻底清掏粪便,冲洗粪池,防止粪便持续渗漏及外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应对清掏出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4)对地点适宜而厕坑粪池损坏不严重、厕屋安全无危险的原有公厕,应及时修复,尽早投入使用。
2.临时公厕选址在公厕严重受损及污水管网和粪便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者严重受损的地区,以及在受灾群众聚集点,应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搭建临时公厕。临时公厕选址尽量满足下列条件:
(1)远离饮用水水源,地势较高且地下水水位较低的地方;
(2)尽量保持与居民区或受灾群众聚集点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30米以上);
(3)通风条件较好,宜在当地的下风口;
(4)尽量修建在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宜保持一定的坡度;
(5)交通较便利处,以方便清运车辆出入。
3.临时厕所搭建与管理
(1)临时公厕配置
1.1每座临时公厕每天服务人数不易超过2000人次;
1.2每万人配置不少于6座临时公厕;
1.3男厕大便位按每天不高于150人次/个、小便位按同时服务人数5~10人设置。女厕便位每天最多服务人数不高于100人次/个设置。
(2)建设材料选择
1.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要求粪池不渗漏;
1.2厕墙和顶可用草席、塑料膜、编织布或其他材料围挡,并在厕坑上加盖;
1.3可采用较大容量陶缸、塑料桶、木桶等容器作为粪池。应急情况下,也可挖深土坑作为粪池,其四周和底部可用三合土夯实,或铺设两层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衬里,并在四周挖沟对薄膜进行固定并覆土压实,沟深度不小于30厘米;
1.4粪池尺寸要求做到坑深(大于1.5米)、口窄(20厘米左右)。
(3)管理和保洁措施1.1避免水进入粪池;
1.2有条件的地区建议使用粪尿分离式便器,粪便与尿液分别收集,小便处可用塑料桶作为尿液收集容器。尿液经短期贮存即可排放,只对粪便清运和无害化处理;
1.3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时打扫,及时清除粪便;
1.4保持厕所内清洁卫生,无蛆蝇孳生;
1.5每日对厕所四壁和地面用10%%漂白粉溶液,按200ml/m2喷洒消毒;
1.6每日喷洒灭蝇药1~2次。可选用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根据使用说明稀释后进行滞留喷雾,或用有机磷类杀虫剂,根据使用说明稀释后进行喷雾,喷雾药液量为50~100ml/m2,以杀灭蚊蝇。每日可喷洒灭蝇药1~2次。
4.商品化厕所
在原有污水管网和粪便处理设施受损严重的地区,可考虑使用商品化厕所,如各种移动式或固定式免水冲卫生厕所。
二、粪便清运
(一)基本要求
1.粪便收集运输车按收运距离每100~120km配备1辆。
2.按公厕粪便收集方式和车辆服务范围内粪便产生量,选择装载量2吨或5吨的抽粪车或普通卡车。
(二)行动要点1.清运时间清运作业应尽量安排在夜间或黎明进行。
2.消毒
清运工具每日完成装卸后,应进行消毒冲洗,一般可用2%石灰乳或25%漂白粉溶液消毒,于下次使用前再用水冲洗。
3.清运工具停放场所
(1)清运工具应有适当的停放场所,不得随处乱停乱放;
(2)停放场所一般要求与居住区或灾民聚集点至少保持300m的卫生防护距离。
4.清运人员个人卫生防护
(1)工作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戴上手套、口罩;
(2)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三、粪便处置
(一)基本要求
1.基本杀灭粪便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
2.完全杀灭苍蝇的幼虫,有效控制苍蝇孳生和繁殖。
3.避免居民区空气、土壤、水源的污染。
(二)行动要点1.处理设施检查与修复
如原有粪便处理设施完善且在地震中未遭到破坏,或破坏不严重、经抢修后恢复使用的,清运粪便应优先进入该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2.化学药物法应急处理
(1)在原有粪便处理设施被地震严重破坏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地区,粪便可采用化学药物杀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2)粪池中可按粪便量的10∶1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充分搅匀,作用12~24小时;
(3)有条件的和需要无害化后粪便作为肥料的地区,化学药物可使用如敌百虫(0.3%)、尿素(0.5~1.0%),氨水(1%)等。
3.临时处置地点的选择和场地处理
处置场地应设置在不易被水冲、淹的地方,远离水源地,须对临时处置地的土壤进行评价,同时评估地形条件、周围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情况。
(1)临时处置方法
1.1集中处置
a密闭贮存法:建设大型贮粪池,粪便经密闭贮存、厌氧发酵,达到卫生要求,待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恢复后,运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储存过程中应注意将沼气导出,高空排放。
b粪便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选择地势稍高场地,将粪便与生活垃圾混合,或分层堆成长条,外覆宽幅白色塑料薄膜。堆体内插若干导气管,有利于发酵。
c卫生填埋:在适合的地方挖坑并铺设防渗膜,然后倾倒粪便(最好与生活垃圾混合),并随时用素土覆盖,覆盖土量应满足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便于压实。填埋区周边设置排水沟,避免雨水进入。填埋坑不易过大,单坑使用期不应超过20天,以10天为宜。填满后使用厚度不小于0.05mm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覆盖,或用40~80cm的黏土覆盖压实,填埋堆体应插管将填埋气导出,在坑边需设置标志。然后再另挖一个深坑,进行下一轮的填埋处置。
1.2就地处置对农村或偏远地区粪便,可采用填埋等方法就地处置。
a直接对厕坑中粪便进行覆土掩埋,按农村无水厕所要求建设新厕所。
b可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薄膜作为坑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cm,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贮存发酵处理。
c有条件的,可直接采用上述集中处置的各种方法。
4.灾后重建粪便处置设施
当灾区经历了最初救人和通路、通水、通电等应急工作后,粪便的处置工作也应由初期防止疫情爆发为主,向防止疫情、防止土壤和水资源污染扩展。
(1)建设排放规范的公共厕所排放系统:应按《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要求,对临时厕所补建化粪池或储粪池。在市政管网系统确认没有破坏或修复后,化粪池或储粪池应尽可能与市政污水管线相接。
(2)根据实际情况,修复原有的公共厕所设施。
(3)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独立的粪便处理设施。
四、疫情发生时粪便的处理
(一)基本要求
1.疫情发生后,病人的粪便必须及时进行单独收运和无害化处理。疫情期间该地区清运的粪便不得作为农肥使用。严禁用处理后的粪便作为生吃蔬菜的肥料。
2.病人排便需要有固定专用的蹲坑厕所。如条件不允许,每个病人也应有专用痰盂或其他容器盛放粪便。
3.严禁在饮用水水源附近洗刷便器和运输粪便的工具。
4.对病人粪便的收集、转运、消毒、装运(含司机)的各个环节必须配备专人进行管理。
(二)行动要点
1.粪便收集
(1)对集中治疗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粪便必须采用专用容器(传染病专用的塑料袋),或水泥池,或厚度不小于0.05mm的双层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收集,单独严格消毒处理,不得直接进入临时厕所或粪便储存设施混合消毒;
(2)收集粪便专用容器必须是防渗漏、不易破损的硬质光滑容器;
(3)水泥池和塑料膜必须防止渗漏,并建成不相通的二格处理池,以利粪便交替消毒;
(4)收集容器内应装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2.粪便紧急处理处置
对集中治疗的传染病病人的粪便收集后,应按下述方法进行处理:
(1)使用漂白粉:1份漂白粉(10%%漂白粉乳液)+4份粪便,混匀,消毒2小时;
(2)使用优氯净:1份优氯净+12份粪便,混匀,消毒2小时;
(3)患者使用过的便器用有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4)如集中治疗区设有污水处理系统,病人粪便收集后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
(5)彻底消毒处理后的粪便可排入公厕或临时粪便储存设备。
3.散居病人的粪便处理
(1)使用漂白粉: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和后,集中填埋;
(2)使用生石灰: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作用2~4小时再集中填埋;
(3)使用氯胺:把氯胺配制成30%的水溶液,然后将1份病人的粪便,加氯胺溶液2份,充分搅拌均匀也可杀死病菌。
4.作业人员个人卫生防护
(1)作业人员应相对固定,并做好自我防护;
(2)工作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防水连身服,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3)裤管应摺后塞入长筒胶鞋,衣袖塞入手套内;(4)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五、技术依托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联系人:陈朱蕾
电话:027-87792151
2.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吴文伟
电话:010-64615611
生活垃圾应急处置
一、基本要点
(一)有效收集生活垃圾,减少生活垃圾暴露和雨水混入,防止环境污染、蚊蝇和鼠类孳生。
(二)防止通过污染的运输车辆引发疾病传播。
(三)生活垃圾应急处置与灾后无害化处理相结合。
二、行动要点
(一)生活垃圾收集
1.在灾民安置点、救援基地、广场、主要街道等人群聚集地,设置生活垃圾临时收集点。临时收集点宜有防雨水措施,采用有盖垃圾桶或没有破损的大号塑料袋收集生活垃圾,避免暴露、滴洒和雨水混入。
2.尽可能将塑料瓶、金属罐、废旧报纸、纸板以及各类包装物与易腐的生活垃圾分开,单独收集,单独存放。这样既可减少异味产生,又可减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负荷,降低污染和蚊蝇孳生的风险。
3.按每服务1000人配设3~5人,包括自愿者,及时清理和收集生活垃圾。
(二)生活垃圾清运
1.清运作业应由专人完成。
2.每日清运作业完成后,可用2%石灰乳或25%漂白粉溶液消毒,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冲洗。
3.生活垃圾运输车应有适当的停放场所,不得随处乱停乱放,一般要求与居住区或灾民安置点至少保持300m的卫生防护距离。
4.清运人员作业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佩戴手套、口罩,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三)生活垃圾处置
1.灾区生活垃圾处置应因地制宜,以填埋为主。
2.优先恢复、使用原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如原有填埋场损毁不严重,应先修复被损毁的进场道路,保证垃圾运输车能进入填埋场,随后修复供电和供水等其他设施,使填埋场能逐步正常使用。
3.在灾前没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原有的已损毁严重、暂时无法修复的地区,可建临时简易填埋场应急处置生活垃圾。
4.临时简易填埋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尽可能选择在土层厚(3m以上)、地下水位较深、远离居住和人口聚集区、地质较稳定的地方;
(2)填埋前应挖坑,修建临时道路,夯实坑底和四周土层。有条件的,可在坑底和四周铺设HDPE膜或普通塑料膜防渗;
(3)填埋坑的大小除取决于生活垃圾产生量外,还需满足运输车辆和填埋机械的作业和通行要求;
(4)生活垃圾填入坑内,应坚持每天对填入的生活垃圾覆土,并加强消毒、灭蝇;
(5)场四周应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截洪沟,防止雨水侵入;
(6)场四周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有专人管理,记录每天填埋的垃圾量;
(7)禁止工业废物、医疗垃圾和其他危险废物进入生活垃圾临时简易填埋场。
5.每个临时简易填埋场的位置和填埋总量都应报环卫管理部门备案。
6.不宜修建临时简易填埋场或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的地区,可在主要居住和聚集区的下风向修建简易焚烧炉,集中焚烧生活垃圾。
7.生活垃圾简易焚烧后的灰渣可送入临时简易填埋场处置。
8.生活垃圾应急处置作业人员应相对固定,工作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防水连身服,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裤管应摺后塞入长筒胶鞋,衣袖塞入手套内,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9.灾后重建时,应统筹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将临时简易填埋处置的生活垃圾,转移至新建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最终处置。
三、所需设备和材料垃圾桶、垃圾袋(50升以上),垃圾运输车、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自卸卡车。
四、技术依托单位
1.城市建设研究院
联系人:徐海云
电话:010-64923623
2.杭州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联系人:陈增丰
电话:0571-86417806
灾区现场除臭和异味控制
一、恶臭和异味主要来源
(一)尚未及时清理和掩埋的遇难者遗体
(二)在地震中死亡的家禽、家畜和其他动物。
(三)建筑垃圾及地面其他有机物料产生的异味。
(四)大量人群聚集释放的人体分泌物。
(五)生活垃圾临时收集、处置点。
(六)粪便临时收集、处置点。
(七)医疗废弃物临时收集、处置点。
(八)生活污水。
二、除臭方式和产品
采用天然植物除臭液,借助除臭控制设备,配以先进的喷洒技术或喷雾技术,使异味分子迅速分解成无毒、无味分子,从而达到控制及消除异味的目的,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推荐采用加拿大HLS&ECOLO异味控制国际公司的AirSolution(植物液除臭剂)和BioStreme(贝尔姆微生物营养液)两大系列产品。经加拿大、美国、瑞士等国相关机构,以及上海市产品毒性质量监督检验站、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检测认为,该产品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在除臭过程和除臭后,对异味控制区域内人员是安全的,对适应性人群体也没有特殊要求。
三、行动要点
(一)工艺选择受灾区条件的限制,多不具备采用自动控制设备除臭条件,可采用“人工喷洒”的简易方式,即通过肩背式民用喷雾器、移动式雾化喷射装置、消防车、环卫洒水车、汽油机高压喷枪等使用较为便利的设备,在散发臭味的区域喷洒专用的除臭液,控制源头的异味和细菌繁殖。既可以直接喷洒在产生异味的物体上,也可以在产生异味的现场空间雾化。可根据现场实际异味状况,每天多次喷洒。
(二)除臭液型号和用量
1.AirSolution(植物液除臭剂):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1:50~1:200的比例喷洒,能瞬间达到除臭效果。
2.BioStreme(贝尔姆微生物营养液):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1:50~1:200的比例喷洒,可保持较长时间的除臭效果。
3.混合液:集合了AirSolution、BioStreme和生物菌的综合优势,喷洒后产生泡沫,可瞬间除异味,并保持较长时间除异味效果。
(三)除臭效果经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对以前的除臭案例监测,该产品和技术对硫化氢等含硫异味成分的净化率在93.3%以上,对氨等含氮异味成分的净化率在90.8%以上。
四、技术依托单位
上海野马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电话:021-61398518
传真:021-66523578,61398523
建筑垃圾应急处置
因地震坍塌或危房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其成分主要是混凝土块及碎砖瓦砾,既妨碍现场施救,又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建筑材料来源,应尽早制定计划,妥善处置。
一、基本原则灾区建筑垃圾处置应遵循集中管理、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和简易、快速、就地处置原则。城镇震灾的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工作应由该地区市容环卫部门统一负责,农村地区震灾建筑垃圾处理由乡村委会负责,根据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需要,尽早制定计划。
二、行动要点
(一)清理顺序
1.优先清理城市主要道路和公路上的建筑垃圾,保障救灾交通畅通;随后清理居住区街道上的建筑垃圾,最后清理建筑物坍塌现场的建筑垃圾。
2.正在实施救援的区域,建筑垃圾的清理应服从救援需要,大规模的建筑垃圾清理应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进行。
3.可根据实际情况,辟设临时或永久建筑垃圾集中堆置场所,建筑垃圾清理应先满足就地利用,再至集中场所堆置及再利用。禁止将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或工业垃圾混合堆置。
(二)分类和资源再利用
1.在清除建筑垃圾前,如场地、时间等条件许可,应就地先将钢筋、木料、塑料等可再利用物进行分拣回收,再清理建筑垃圾。
2.在地震中坍塌的农村房屋废墟大多为碎砖瓦砾,宜就地平整场地、回填塌陷区或再利用。
3.在地震中坍塌的城镇房屋废墟,多为钢筋混凝土块、水泥块、砖块、门窗、木材、其他装饰材料等,待救援行动结束后,可先就地分拣,再清运和再利用;
4.分拣后剩余的混凝土、碎砖等建筑垃圾,可用专用设备破碎至所需粒径,用于回填塌陷区,平整场地,或用于临时道路和永久道路的路基,或制成建筑砌块。
5.用于回填塌陷区的建筑垃圾可不经破碎直接回填;用于道路路基的,可根据需要确定破碎粒径;
6.建筑垃圾优先就地用于回填塌陷区,再用于道路路基和平整场地,还有剩余的,清运至集中场所堆置,用于生产建材产品。
(三)安全作业
1.清理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专人观察险情,参与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口罩、安全警示服等。
2.清理现场和临时堆场四周应设置明显警戒标识,派专人巡视和看守,以防伤及他人。
3.对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的贵重物品,重要文件、资料等,应有专人登记,清理结束后转交有关部门。
4.加强扬尘控制,清理前和清理过程中应喷水降尘。
5.在清理遇难者较多的废墟前,可以采用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等方式,先进行广泛、全面消毒。仅存在个别遇难者的废墟,可仅对发现遗体的地点进行局部消毒。
(四)主要设备清理建筑垃圾所需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颚式破碎机可选用进料口250×400mm、出料口20~60mm的,上海世邦机器有限公司、上海远华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河南红星矿山机器有限公司等均生产此类产品。
三、HEC固结建筑垃圾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底基层
(一)关于HEC材料HEC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HighStrengthandWaterStabilityEarthConsolidator缩写为HEC)是一种灰色粉末状、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HEC固结建筑垃圾用于市政道路广场的基层、底基层,既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固结对象废弃混凝土、砖渣、砂浆、土石的混和物等建筑垃圾。
(三)主要用途建筑垃圾用HEC固化后即可用于城市广场、市政道路、二级和二级以下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其特点是施工简便,强度高,耐水性能好,凝结时间快,施工周期短。
(四)主要工艺经HEC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固结建筑垃圾后,可用于道路基层、底基层,施工非常简便,与常规的公路工程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1.破碎:采用常用破碎机械破碎建筑垃圾(指废弃混凝土、砖渣、砂浆、土石的混和物)用于基层的建筑垃圾混和物最大粒径<40mm;底基层最大粒径D<80mm;破碎后的建筑垃圾无级配要求。
2.拌和: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机,用于HEC和建筑垃圾的拌和。
3.运输:采用中小型自卸运输设备运输。
4.摊铺:采用小型推土机配合人工摊铺或者人工摊铺。
5.碾压:采用16吨左右的压路机碾压成型。
6.养护:养护7天。
(五)技术标准
1.城镇建设标准《土壤固化剂》CJ/T3073-1998;
2.行业标准《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范》CJJ/T80-98;
(六)工程案例HEC材料与技术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和国家重点新产品,十二年来,在市政、公路、铁路、水电、港口、环境等诸多领域成功应用上百例,如三峡水利枢纽茅坪溪4#道路(HEC固结风化砂土)、四川都江堰龙泉山灌区防渗(HEC固结黏土)、四川瀑布沟水电站JC、JL道路(HEC固结开挖石渣)、四川田湾河梯级电站河口至界碑石公路(HEC固结河砾石毛料)、四川雅安晏场公路(HEC固结风化红砂岩)、四川景屏水电站进场公路(HEC固结开挖石渣)、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HEC固结建筑渣土)、上海世博会园区道路工程(HEC固结建筑渣土)。
四、建筑垃圾制建材
(一)基本工艺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后,将其加工成再生粗骨料和细骨料。利用再生粗骨料,生产制备再生混凝土,包括现场搅拌和预拌混凝土。也可以利用再生细骨料,加工制备再生砂浆。利用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可加工生产MU7.5级以上的再生空心砌块,包括190和240两个系列,单排孔、双排孔、三排孔三类。
(二)技术标准上海市《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18-2007)
(三)工程应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邯郸、郑州等地已建成利用建筑垃圾加工生产再生空心砌块生产线,该技术和设备成熟,生产的再生空心砌块可以用于砌筑多层建筑物的承重墙体、高层建筑物的填充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
五、技术依托单位
1.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专业委员会
联系人:胡建国
电话:021-62443113
2.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秦峰
电话:021-54080555
3.武汉大学·武汉路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叶建民
手机:13986053693 办公室电话:027-52237509 传真:027-87399239
4.同济大学
联系人:肖建庄
手机:13621836895 电话:021-65982787;
传真:021-65986345
邮箱:recycledconcrete@mail.tongji.edu.cn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邮编:100835
电话:010-68002665
传真:010-68002667
电子信箱:caues2008@sina.com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