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业结构变轻变绿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环境容量小,污染物排放量大,但主要污染物却连续两年实现了“双下降”。连日来,记者随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深入政府、企业采访,看到节能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推动了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治本之策。
“淄博市作为一个老工业和重工业城市,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唯一的出路就是调整产业结构,”淄博市副市长王顶岐对记者说:“我们把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坚持扶优和汰劣并举,严把市场准入门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出现积极变化。”
据了解,淄博市从源头上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立了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审批联动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八项必要条件”。全面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积极开展区域环评和项目环评,去年先后拒批“两高”项目18个,投资额8.1亿元。实施了电力行业“上大压小”,爆破拆除了华能白杨河电厂等小火电机组45.57万千瓦,完成“十一五”期间关停计划的91%。
“济宁市明确了项目市场准入、企业扶优限劣、工作督察考核、责任人奖励惩戒、一票否决等一系列办法措施,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去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48吨标准煤,比2006年降低5.02%,降幅居全省第三位;主要污染物实现了双下降,削减幅度居全省第二位,”济宁市副市长王次忠告诉记者。
济宁市建立了建设项目新增能耗、环境容量等量淘汰制度,去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能评、环评的达到314个,否决了63个未通过审查和环评的项目,先后淘汰83家企业的落后产能。
结构调整让山东的产业结构变轻变绿,山东省经贸委副巡视员安勇坚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山东省“两高”行业投资持续降低,其中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行业分别下降35.1%、24.3%、21.9%。1~5月,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9.69%,比去年提高0.48个百分点。
扶限并举强化问责
淄博市利用经济杠杆控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按照“扶限并举”原则,对华电淄博热电等多家小火(热)电企业实施了第一步降价,降价机组总容量34.6万千瓦,上网电量15亿千瓦时。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实行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制度,已对8个行业、21家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淄博市人民银行会同经贸、环保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企业节能减排。今年一季度,全市“两高”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减少了16.83%。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去年以来先后开展了5次环保专项行动,对310多起环境违法行为实施“顶格处罚”,对41名环境违法人员依法实施了行政或刑事拘留。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15家企业实施了一票否决。
菏泽市副市长黄秀玲告诉记者,菏泽市建立健全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将节能减排纳入经济工作实绩考核,实行一票否决,为推动节能减排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建立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调度制度,对60家重点企业用能情况实行月调度、月分析、月公布,对420家重点企业实行季调度、季通报。加大重点减排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45个,完成年度计划的88%;建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26个,完成年度计划的76%。
“山东省先后出台了南水北调沿线、小清河流域、海河流域、半岛流域等覆盖全省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6倍多,氨氮最高严于国家行业标准7倍。”山东省环保局总量办副主任姚云辉对记者说:“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地方性排污标准,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技术进步变废为宝
科学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法宝。山东省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主打科技牌,运用新技术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新突破。
济宁市依托现有的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先后与20余家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外技术机构联合开展“产学研”和科技攻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中解决一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技术难题,推出了一批节能环保新产品和设备。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攻关课题160项,集中解决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全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已发展到140余家,一年利用工业废弃物900多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2%,一年实现综合利用产品产值210多亿元。
自去年以来,山东省共投入10.81亿元用于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其中省级投入1.34亿元,加快了主要河流断面、17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城镇污水处理厂、重点监管企业和主要水源地5个方面的自动监测体系建设。截至3月底,省、市、县三级环境监控中心已基本建成,并实现了全省联网,安装自动监测设备1297台,占计划安装的96%,进一步提高了监管水平。
据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山东省千家企业49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有44项同比下降,同比实现节能量128.8万吨标准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完成产值95.2亿元,同比增长42.3%,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972万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