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广州八至十三楼空气悬浮物最多
彭少麟——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所长——日前在他中山大学的办公室里,向记者解释大气总悬浮颗粒(TSP)。他现在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
广州六成日子大气污染祸首是TSP
彭少麟首先解释,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比如天气预报中的空气质量一项,就是计算TSP(大气总悬浮颗粒)、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这三种污染物质中危害最大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从而得出某日的空气质量是优良,还是中差。
“广州有6成日子里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是TSP。”彭少麟介绍,生态专家对广州的空气进行了长达6年、2034天的监测发现,广州以TSP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了近62%,未监测出明显污染物、SO2及NO2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依次分别19.3%、12.3%和6.4%。
如果把笼罩在我们城市上空的这些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比喻成一个“尘盖”,那么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尘盖”有一部分是死的,有一部分却是活的。
“死的”是TSP(大气总悬浮颗粒),由荒地上吹来的沙尘、汽车排放的尾气、工厂排放的废气等没有生命的直径在100μm以下的颗粒物组成。而当空气中飘荡的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有生命活性的微生物粒子,吸附在大气悬浮颗粒上就成了“活的”微生物汽溶胶,犹如携带了生物武器的“炮弹”。无论“死”“活”,两者都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