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水循环工程完工投入使用
中山公园水循环工程日前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不仅使公园的死水变成活水,而且还对水体进行过滤、沉淀等净化处理,公园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景观效果也更加迷人。
21日下午,在中山公园动物园北面的鼎足桥下,记者看到,水中筑起了一小一大、上下相叠的两个水池。一根大管子正将桥北侧梅岛附近的湖水汩汩地抽取到池中。思明区园林公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水循环系统的设施,小池是过滤池,大池是沉淀池。它利用鼎足桥附近的有利地形,通过水泵使公园北部水体实现局部循环,并对水体进行物理净化。据介绍,通过这个设施每小时可以处理700吨左右的湖水,每天作业4小时至6个小时,可以处理几千吨湖水。
中山公园有20000多平方米的水面,虽然与筼筜湖相通,但由于地形关系,水体无法循环,园中的水只能往外排,补充水源全都依靠雨水和中水。特别是梅岛附近的水体,由于水位较低,又临近动物园,综合水质最差。过去,为了维持公园水质不恶化,只能采取定期清淤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水循环工程虽然投入的资金很少,只有十几万元,但起到的效果却不小,它使公园内最脏的水都得到了“清洗”和“运动”。
思明区园林公园管理中心今年还将申请专项资金,对中山公园水体进行全面截污,使周边污水无法直接排入公园,从而彻底解决公园的水质问题。
中山公园南部魁星山脚下的逸趣园,对厦门的很多老年人来说,是晚年生活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所。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乐园,历经20多年风雨的逸趣园,日前完成了首次改造整修,重新焕发生机。这是记者从思明区园林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的。
1983年,市委、市政府着手修复中山公园南半园,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魁星山脚修建起了逸趣园。1985年,逸趣园被辟为厦门市老年乐园,每天都有数百位老人来此活动,享受晚年生活的闲适。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近年来逸趣园渐渐显出“老态”,出现多处破损。为此,思明区去年7月展开了对逸趣园的整修改造。
思明区园林公园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逸趣园在改造后的定位依然是服务普通市民,中山公园功能区域的划分在逸趣园改造后也更加清晰,便于集中管理。目前逸趣园的水池还是干的,管理中心将于近期给水池注水,并放养锦鲤,种上具有观赏性的水生植物,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