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蠡湖整治成为太湖治理的范本
蠡湖,又称五里湖,是太湖伸进无锡的内湖,相传范蠡与西施曾在此隐居。蠡湖现有水面9.1平方公里,与太湖风景区鼋头渚景区相连。
投放鱼苗,重建生物链。 |
9月11日,记者在无锡市蠡湖展示馆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一张照片,由于不当的资源开发,水面被渔网分隔成“围棋盘”,岸边鸡叫鸭闹,与静谧的湖光山色很不协调。
“明珠”成了劣V类水体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筑塘养鱼、兴办工业等,蠡湖成为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V类。蠡湖也是太湖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平均水深只有两米左右,淤泥厚度达0.6米至0.8米,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湖体面积日益缩小,从9.5平方公里缩小到6.4平方公里,水容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
擦亮昔日让人流连忘返的“太湖明珠”,成为无数人的心愿。
实施六大工程
在系统考察、广泛学习国内外淡水湖泊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无锡市明确提出“科学治太、铁腕治污”的目标,把蠡湖综合整治作为太湖水环境整治的一期工程率先实施。从2002年至2008年,按照“清淤、截污、调水、修复生态”的整治思路,全面实施蠡湖整治的六大工程。
生态清淤工程。对蠡湖进行生态清淤,清淤总面积达5.7平方公里,平均清淤厚度为0.5米,总共清淤248万立方米,投资6734万元。
污水截流,从源头上控制污水流入。投资1.76亿元,铺设截污干管75公里、支管67公里,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同时在污水尚未截流的沿湖11条入湖河道口建闸挡污,掐断污染源。
退渔还湖。搬迁企业47家,拆迁建筑8.1万平方米,清理3282亩鱼塘围堰,挖运土石量225.5万立方米。
动力换水。投资1.27亿元,在梅梁湖、蠡湖与梁溪河交界处建设梅梁湖泵站枢纽工程,加快水体交换,改善太湖、蠡湖和城市内河水环境。
生态修复。以国家“863”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为载体,重建生物链,恢复生态系统,改善蠡湖水质。累计在西蠡湖种植各种沉水、挺水、浮水植物500多万株,投放螺、蚌、蚬等50多吨,鲢、鳙鱼苗16万尾。
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搬迁沿湖50米至250米范围内的零星农村居民点和工业企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建设环湖生态林带。
六年还君“明珠”
从2002年至2008年,经过6年综合治理,向蠡湖直排污水的零星企业和居民点消失了,沉积了数十年的淤泥清除了,直流入湖的污水被截住了,蠡湖水面由原来的6.4平方公里增加到9.1平方公里,沿岸建起305.5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和防护林带,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的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顺利实施。
如今,西蠡湖区域内水生植被的覆盖率恢复到30%以上,湖水能见度从20厘米增加至80厘米,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提高,水环境得到改善,提前达到国家2010年考核目标要求。有关部门提出,推广“蠡湖经验”,作为综合整治太湖的有效方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