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治污“难”在治理之外
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中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来自世界湖泊大会上的一组组数据更加令人揪心:过去50年,我国的内陆湖泊已经减少了1000多个;过去30年,我国被污染的湖泊面积已达1.4万平方公里……(11月11日 《人民日报》)
投入千亿元巨资治理污染,仍然成效甚微,这样的结果当然令人失望和沉重。国家审计署调查发现,5亿多元的水污染防治资金被挪作他用、虚报多领,36亿多元的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被少征、挪用和截留。也有专家表示,在我国,涉水、管水的部门多,有水利、环保、渔业、林业、航运等等,表面上看集中了众多部门的力量,实现了治水事权的覆盖,实际上却不能达到“团结治水”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投入巨大但收效不大,不外乎就是上述两个因素:一是治污资金没有百分百用到治污上,二是治理体制和权力的运行效率很低。但仔细想一想,九龙治水难,“一条龙治水”就容易了?恐怕未必。要依我说,千亿治污难的真正“难点”其实在治理之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坦言,光注重水域治理,没有进行系统的流域管理,实现“水陆联动”,就难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王浩院士的话令人尴尬,但却是一针见血。
回到现实来看,在高歌猛进的经济大潮下,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打着促进经济发展的大旗,多干快上,无序扩张,产能越来越过剩,对环境的戕害也越来越严重。譬如焦化行业,在前些年焦炭市场的火爆刺激下,大大小小的焦化厂几乎是蜂拥出现,大肆占用耕地和污染水源。高耗能产业污染环境,占用耕地,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这些产业性的弊端,不要说专家学者,就是普通百姓也心知肚明。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GDP高于一切,为了经济指标和眼前利益,为了政绩形象,默认甚至是支持鼓励此类项目的上马。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下,这种“风潮”有所减缓,但借着扩大内需的东风,目前此风又有抬头的迹象。
再举一例。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太湖水质“连降三级”:从上世纪80年代的Ⅱ类水为主下降至Ⅴ类、劣Ⅴ类。遍布太湖周边的上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在为地方GDP增长作贡献时,污染物也在急剧积累。
由是观之,如果落后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被淘汰掉,灰色的政绩观仍旧主导着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污染治理就是一个难解的谜题。治理的脚步永远也撵不上污染的速度,再投入910亿元也无济于事。从这个角度看,中央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也正是基于此。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