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饮用水将重塑行业新秩序 寡头模式更清晰
专家认为,饮用水行业将继续洗牌,并最终形成新的秩序。拼价格拼规模时代过去。
国内的包装饮用水已经发展了30多年,而桶装水则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时至今日,桶装水从上百元一桶到目前的十多元,从奢侈品角色转换到日常消耗品。桶装水的发展经历了价格战、规模战之后,步入了理性发展期。有水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华南饮用水这几年并购潮风起云涌,在未来的 3~5年,将出现新的行业秩序。
广东饮用水行业协会会长罗坦曾表示,广东市场60%的市场份额由排在前几位的桶装水巨头所贡献,随着大财团资本的介入,桶装水的寡头模式渐清晰。
支装水更适合资本运作
根据《2010-2015年中国桶装水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包装饮用水总销量为2475.58万吨, 较2007年的1811.87万吨增长37%。其中,康师傅以403万吨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位,娃哈哈以300多万吨的销量紧随其后,第三、第四位分别是农夫山泉和怡宝,两品牌的销量均超过100万吨。
而广东饮用水市场,还有景田、益力、乐百氏三大品牌销量在40万吨以上。这7个品牌总销量高达1140.9万吨,占据整个市场蛋糕46%的份额。同时,康师傅、娃哈哈、农夫山泉和怡宝,已经将同行远远抛在身后,水业寡头局势逐步形成。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局面,饮用水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桶装水由于受到运输半径的限制,支装水更适合大资本运作。
矿泉水资源争夺更激烈
早在桶装水出现的时候,矿泉水就已经是“主角”,据称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规模化发始于1985年,在初期全国仅有青岛崂山、内蒙古维纳、广东龙川、辽宁皮口和汤岗子等数家矿泉水厂家生产少量瓶装矿泉水产品。上世纪80年代中期,饮用天然矿泉水出现了一定的规模。饮用水在国外的发展也是由瓶装水发展起来的,那个年代虽然市场上矿泉水的总量不大,但当时也只有矿泉水有国家标准,而且从国外引进中国的也只有矿泉水这个水种。据统计,在20世纪80年代中叶至90年代中叶约10年间,全国出现了开发天然矿泉水的高潮,仅广东地区就有将近200家矿泉水厂。
即便是经历了后来的“水种之争”,矿泉水的地位依然无法撼动,并越来越成为最受企业重视的水种之一,这其中包括企业的推动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而最近两年华南水企的并购潮也可以看出,矿泉水水源的争夺也尤为激烈。
山泉水渐成气候
除了矿泉水和纯净水,水的概念也开始越分越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太空水、电解水、离子水的概念层出不穷。不过,成功闯出一条路的,还属于山泉水这样的天然净水。2000年初,一场关于“天然水”和“纯净水”的大论战,吸引了全国媒体的眼球。此后,陆续上演了纯净水与矿泉水、天然水与矿物质水等等水种的“大战”,这一系列的唇枪舌战并没有绝对的赢家,反而教育了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懂得各种水种的优劣,由此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但天然水也因此在矿泉水、纯净水的市场中分得了一杯羹。山泉水作为天然净水的细分市场之一,在激烈的水战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以广东的鼎湖山泉为例,目前鼎湖山泉已经牢牢坐稳山泉水的霸主地位,广东省瓶装饮用水协会不仅在全国率先组织了第一个省级地方天然水标准的编制,还在积极推动山泉水地方标准的定制,这对山泉水地位的承认以及发展均有着重大意义。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