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开滦中润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 处理工艺国内尚属首例
——处理工艺国内尚属首例,每天可节约新鲜补水7200吨,年实现经济效益近600万元
作为国内产业链最长的煤化工企业,开滦中润煤化工公司各个环节中产生的废气、废渣都不折不扣地变成了生产原料,实现了零排放,环境效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有机统一。
废水,是焦化行业污染物的主要载体。在大多数环保达标的焦化企业,废水基本以两种形式外排:绝大部分经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一小部分以蒸汽的形式排空。在中润公司,每天产生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废水超过7000吨。尽管经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但7000吨废水,无论排放到哪里,对环境都是一种不良影响。简单地实现排放达标不是科学发展,不是循环经济,也不是绿色煤化工。开滦集团对中润公司在工业废弃物,尤其是废水的排放上给出了这样的“否定式”标准,同时也提出了“必须把这篇‘水文章’做足做好”的明确要求。
中润公司的工业废水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的污染废水,一部分是生产系统冷却循环用水排放的净废水和除盐水站排放大量的浓水,这些水除了硬度较高外,其他指标良好。对这两大类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润公司的理念是:“废而不弃”。
在中润公司的厂区,建有三个水处理厂:生化处理厂、中水处理厂、污水深度处理厂。刚刚建成的“水立方”,是中润公司在工业污水处理上的倾心之作。项目直接投资达2400余万元,处理能力为每小时280吨。采用的是超滤+纳滤双膜法技术工艺,生化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在“水立方”处理后,水质进一步提升,而后进入中水回用系统,可成为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也可进入中水处理厂,处理后作锅炉用水。这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在国内尚属首例。
经过三个水处理厂的处理,中润公司走出了这样的一个废水循环利用路径:废水→生化处理→深度处理→闭路循环→中水回用系统→循环水系统。
三个水处理厂,中润公司投入累计已达6000万元,从单纯满足排放指标考虑,中润公司的废水处理系统远不用做得如此复杂和如此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中润公司并不这样算账。从中润公司的实践看,环保也好,节能减排也好,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并不矛盾:环保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自不必说,其实,企业的收益也是很明显的,目前,中润公司的终端水处理能力在300吨/小时,经过中水回用系统处理后可全部回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每天可节约新鲜补水7200吨。除去水处理的综合运行费用,以每年运行350天计,相当于实现经济效益600万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