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呼吁建立千岛湖联合治污机制
千岛湖水资源保护问题,成为浙江两会热点议题之一。
千岛湖 |
“千岛湖水质有所污染,逐年加重。”本报从浙江省政协获得的《关于加强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称,库区上游水质为河流III级,下游却是湖泊II级。上游污染严重,已对下游湖体乃至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杭州市人大副主任于辉达向本报介绍,千岛湖系当年建设新安江水库蓄水而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人工湖,总库容178亿立方米,水域面积约500平方公里,入湖水量的 60%来自上游的安徽省(主要是黄山市)。
近年来,千岛湖水质迅速由贫营养化进入中营养水平并不断向富营养化转变。2008年,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比2001年分别上升近一半和一倍半,叶绿素a浓度上升了5倍,高锰酸盐指数上升了近两成,而透明度则下降了38.5%。2010年春约有一半的湖面出现了蓝藻异常增殖现象,形势十分严峻。
“千岛湖属于深水型水库,一旦遭受污染极难修复”。于辉达说,千岛湖既是下游数千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也是赣、闽、苏等周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千岛湖必须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坚决遏制水质继续恶化的态势,绝不能让千岛湖成为第二个滇池。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指出,由于流域覆盖浙、皖两省,利益多有落差,有效机制至今未见设立。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建议,尽快建立跨流域、跨省区的协调管理机制,同时制定新安江流域生态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张维庆认为,这个规划应由发改委牵头,环保部、水利部等等相关部委共同参与。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金明则建议在位于上游的安徽设立经济开发区,鼓励浙商参与开发,下游通过帮助上游发展经济的方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在水质保护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倪晋仁表示,应从新安江全流域着眼,控制污染源。同时,把利益相关者统一纳入千岛湖水资源保护的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的各个环节都应该与氮、磷浓度的消解挂钩。
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呼吁,尽快编制执行千岛湖全流域的国家级水环境保护区规划,切实转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