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高新环保技术“变废为宝”
8月1日中午12点,39岁的董明静用斗笠和衣服将那张化过妆的俊脸裹得严严实实,防止烈日对她皮肤的伤害,然后穿套靴走到种植凤尾蕉的池子里巡视一番,顺便拔去杂草。不过,这池子不是普通的种植地,它以碎石为土,经处理过的污水为肥,里面的凤尾蕉长势却分外茂盛。
作为田独镇的一名绿化工人,董明静也兼顾着照看三亚田独镇一项新试点环保技术中的绿化事务。据了解,这项环保试点技术被称作“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一旦成功,全面推广后即有可能改变海南乡镇乃至农村的污水现状。
这是一项在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和田独镇政府支持推动下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由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负责实施,采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利。工程于2008年3月初开工建设,5月初建设完毕。工程总投资55万元,处理规模为650立方米/天。该工程运行费用较低,平均运行费用约为0.1元/立方米。
工程在去年11月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率为74.2%,生化需氧量的去除效率为82.3%,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为66.0%,氨氮的去除效率为57.7%,总磷的去除效率为88.0%。而各污染物指标的削减量为:化学需氧量年削减量为25.24吨、生化需氧量年削减量为11.27吨、悬浮物年削减量为13.32吨、氨氮年削减量为3.61吨、总磷年削减量为0.60吨。
参与试点流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田独附近居民和单位,深感田独镇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那条不知名的小河也干净多了。爱美的董明静则更喜欢摘一支盛开的凤尾蕉,向外人炫耀这可是用污水浇灌种出来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