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低碳大会上的"中国碳信号"
17日—21日,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举行。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又一大手笔。记者在会议上采访了解到,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公民正承担起“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发出了值得关注的“中国碳信号”。
“小市办大会”透出低碳经济正成为全国各地的自觉追求
南昌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开放程度,在国内城市中都排不进前列,首届世界低碳大会选择在这里举办,不免让人生出“小市办大会”之慨。
然而,南昌“小市办大会”并非偶然。近年来,南昌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不搞大量消耗能源的项目、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威胁公共安全的项目,坚持生态理念、生态规划、生态投入“三优先”,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大会的一个论坛上,南昌市常务副市长赵东亮介绍了一个“低碳南昌”:城市绿化率达到41%,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94%,有领先世界的半导体照明技术,规划打造全球最大光伏基地,生产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服务外包产业规模达到52亿元……最近,国家发改委决定将中英合作“低碳城市试点项目”放在南昌实施。
首届世界低碳大会不仅在南昌召开,而且初步确定大会今后每两年在这里举办一届。
南昌的低碳实践是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缩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张坤民最近参加了4次低碳发展调研会,先后考察了全国10省22个大中城市,感受到了各地干部群众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极大积极性。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地方领导同志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科学意识和政治意愿,并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潮”开始涌现,正成为全国各地的自觉追求。在发达的广东,不少城市表达了争做低碳城市试点的强烈愿望;湖北省正将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申报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验区,还部署在武汉城市圈探索区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模式。而江西省,继上个世纪实施山江湖工程、本世纪初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发展理念之后,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3000展位抢空透露中国巨大“碳商机”
“为了展示国内外在环保、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各项成果,我们本来准备了2000个展位。刚开始担心来的大企业不多,还动员有关单位去请,没想到相关信息发出去之后,企业一下就来了3000多家。”说起低碳大会,南昌市市长胡宪直呼企业界的“低碳热情”出乎预料。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来了65家,大型央企来了94家,大陆200强企业来了20家,台资企业来了50多家……低碳技术博览会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上,中外光伏产业、LED产业、风能核能与电力设备、电子信息与绿色家电的最新成果纷纷亮相,6万平方米的南昌国际展览中心成为中外企业、产品的“低碳擂台”。
在这次世界低碳大会上,与会的286家国内外企业及跨国公司共签约项目138个,总投资达869亿元。
大型央企纷纷通过论坛、发布会等宣布他们的减碳成就和低碳部署。世界最大的燃煤电力企业中国华能集团宣布,将通过探索、应用、推广清洁煤电技术,到2010年底实现燃煤机组全部脱硫,所有燃煤电厂建成节约环保型电厂,争取到2020年使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3%左右。目前,这家公司正在上海建设10万吨/年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在华跨国公司也不甘人后。在大会专门举办的“跨国公司在中国——低碳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罗地亚、富士施乐、微软、宝洁、百事、壳牌等跨国巨头竞相登台阐述低碳理念,宣传各自的低碳产品。
低碳是挑战,更是机遇。近年来,中国电信推出服务低碳经济的物流联网、电子政务、数字环保、智慧家庭等六大行业信息化应用,仅为中国1520多个市、区、县提供电子政务应用一项,就节约了50%的成本,提高了30%的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开拓了一个不小的市场。
低碳经济,商机无限。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蔡林海博士说,虽然现在的低碳经济不排除炒作和泡沫的成分,但是碳管理确实已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新命题,成为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确保企业收益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百姓低碳生活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低碳发展之路
家住南昌市东湖区的徐刚是个水管工,早在去年全市推广节能灯的时候,他就在社区申请购买了一批节能灯。今年6月他又到广场参加了旧白炽灯泡免费换节能灯活动,2年下来家里的灯泡全部换成了节能灯。如今,他家每个月照明电费下降了一大半。
去年,南昌市开始实施政府补贴推广节能灯政策,全市社区节能灯普及率直线攀升。
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发E-mail代替传真、下班时随手关灯、购物携带环保袋、步行上班、减少电梯使用、购买小排量汽车……这些人们熟悉的生活新时尚,如今有个新名词——低碳生活。
“讲低碳,中国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南昌市社科联副主席张恒立说,“中国历来有节俭为荣的美德和传统。据联合国开发署《2008年的人类发展报告》,工业化时代起所排放的每10吨二氧化碳中,约有7吨是发达国家排出的。”
种种迹象表明,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已经行动起来了。从国家的部署到各地的实践,从公司企业的努力到个人的追求,中国已经开始全方位地走上低碳发展之路。首届世界低碳大会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个例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