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减排瓶颈怎么打破?

更新时间:2011-01-27 09:46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 徐琦 阅读:665 网友评论0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各削减1.5%,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确定了2011年的减排任务。一些地方已经对减排作出了部署,山西省把今年4项污染物减排指标定为1.5%,天津市把2011年的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定格在2%,“十二五”减排大幕由此拉开。

环境保护部提出,今年要确保“十二五”污染减排首战告捷。让各地环保局长感到压力沉重的不光是要在削减增量的同时削减1.5%的存量,还有减排约束性指标从两个增加到4个。

“十二五”减排指标到底该有多高?减排是不是已经碰到了天花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怎么去完成新一轮的减排指标?这些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减排指标应多高?

“制订‘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减排指标,要讲清原因、与各地经济发展指标的关系以及实现的途径和技术手段。只有把这些讲清楚了,各地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出这些指标对本地来说到底高不高?高在哪里?”辽宁省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的一番话道出了很多地方环保局长的心声。

减排指标之所以受到极大的关注,是因为减排指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定高了影响发展,且难以完成,定低了减排效果不明显。

整个“十二五”的减排指标要等到全国“两会”才能最后确定下来,但是,从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来看,“十二五”减排指标必须保持在较高水平线上。

一方面,尽管“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量超过10%,但是,我国污染物排放的绝对量仍然很高。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化学需氧量3028.96万吨、氨氮172.91万吨、二氧化硫2320.00万吨、氮氧化物1797.70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而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不会很快扭转,资源能源消耗量仍将上升,污染物排放总量必将增加。存量加上增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另外,由于多年来环境污染问题的累积,很多地方的环境承载力已经趋于极限。有水皆污,逢雨必酸,鱼虾死绝,几乎成为我国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真实写照。近日公布的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刚刚过半;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除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较2009年略有下降外,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在上升。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环境质量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是全国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生态环境现状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差距甚远,环境保护的压力相当沉重。

可见,如果减排指标过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步伐就会放慢,改善环境的过程就会延长,这将会削弱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使发展受到更大制约。为了使我国经济能保持长时期平稳较快发展,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减排必须保持较高的强度、较大的幅度,这是别无选择的。

当然,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环境容量的大小,“十二五”期间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实施差别化减排政策。

有媒体报道,“十二五”期间减排任务的分解,将考虑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区别对待,此外还要结合各地“十一五”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各地的环境质量综合考虑。其总体原则是,与“十一五”相比,对东部地区的要求要高一点,中部地区基本持平,对西部地区减轻压力。

完成指标有多难?

“十一五”期间,我国首次把主要污染物减排10%作为硬约束。5年过去了,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 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减排任务,环保部门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但一路走来,取得这个高分实属不易。有人说,减排的潜力已经相当有限,减排已经接近“天花板”了。

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既要削减存量,还要控制增量,如果仍以完成减排指标10%来计算,相当于要减掉至少30%的排放量。这其中的难处可想而知。

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厅长苏青说,内蒙古的脱硫潜力不大,该淘汰的、该上设施的项目已经基本完成,脱硫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氨氮和氮氧化物减排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在面对国家“十一五”减排核查核算组时,吉林省松原市副市长李岩也做出类似的表态,“减排项目已经枯竭,很难再挖掘新的减排能力。”河南省环保厅厅长马懿表示,“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设施已不可能大幅增加,后续减排潜力明显不足。

下面这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这些环保局长们的担忧。

“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全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 万吨/日,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可见在某些领域,从减排工程角度来看,减排的潜力确实已经有限。这是推进“十二五” 减排工作的挑战之一。

挑战之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将给环境保护、污染减排带来新的压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十一五”后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子有些许放缓。当前,危机慢慢过去,从各地上报的“十二五”规划方案来看,地方的“补偿心理”暴露无遗,除北京等五六个省份将“十二五”经济增速指标定为8%~9%,其余大部分省份的经济增速指标都定在10%以上,有些省份甚至目标翻番。

在推高GDP的冲动下,“两高一资”产业在很多地方仍将成为首选,而且依靠能源资源消耗、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十一五” 期间,伴随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的超额完成,能源消费目标也被突破。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已经突破30亿吨,远超过“十一五”能源规划25亿吨的发展目标。专家预测,未来5年全国煤炭消费增长量将达19亿吨,煤电机组装机容量增长4.5亿千瓦,因此带来的新增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将分别达到 600万吨和500万吨。如果不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成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减排指标增加、潜力减小,经济快速增长、排污量增加,污染物排放绝对量仍在高位运行、减排项目空间却不大,种种矛盾显示,污染减排遇到了瓶颈。但减排是扭转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前头尖兵,背负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只能坚定不移地负重前行。无论难与不难,都必须坚持下去。何况减排是场持久战,当前之势绝非走投无路,而是进入了全新的攻坚阶段。从减排的薄弱环节来看,减排还远远没有到“天花板”。

减排着力点在哪里?

减排的目标已经确定,减排的难度也客观存在,那么,“十二五”减排的瓶颈怎么打破?空间怎么拓展?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为我们寻找“十二五”减排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必须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打一场硬仗,而结构减排就是决定这场硬仗成败的关键。

“把结构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打破减排瓶颈的正确选择。我国工程减排的潜力不大,但结构减排的潜力还很大。强化结构减排,不仅抓住了减排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与发达国家相差1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分别是日本的11.5倍、意大利的8.6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能源资源利用率低下,意味着创造相同的GDP,却排放了更多污染物。

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来看,减排空间也很大。从需求结构看,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2000年~2009年,投资率由35.3%升至 47.7%,经济发展对“两高”行业的依赖性强;从产业结构看,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从要素投入结构看,资源消耗偏高,污染物排放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

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十二五”期间,环保部门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兼并重组。对化工石化类项目,坚持规划环评先行,优化项目布局,明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要求;对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水电行业建设项目严把环评关;提高并严格执行造纸、纺织、皮革、化工等行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国家下达的落后产能关停计划。

然而,结构减排绝非一两个部门所能承担,需要发改、财政、工信、国土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把好准入关,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大力扶持的战略产业,鼓励发展的优势产业,允许发展的一般产业,限制或淘汰的劣势产业;把好财政补助关,强化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把财政扶持资金的重点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用于结构调整项目贴息、节能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必要的考核奖励。

除此之外,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也将是未来减排的重要推动力。

有消息称,国家“十二五”期间将出台一系列助力减排的政策,包括研究出台非电行业脱硫、火电行业脱硝电价优惠政策,适度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和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和地区减排财政补贴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减排效益。

环境标准的提高,也将成为未来5年调整产业结构、倒逼企业减排的关键一环。浙江省环保厅厅长徐震表示,浙江省正在逐步制订地方环境标准,这些标准将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将会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使浙江省真正进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阶段。

更好而不一定要更快,要快也应是有质量的快。“十二五”开局之年,浙江、广东省等地调低了GDP预期增长目标,目的是要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向。正如一位省领导所指出的:暂时的慢是为了将来的更好和更快,只要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转过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核心竞争力也会随之增强。

2011年的第一个月即将过去,减排时不我待。各地要增强紧迫感,抖搂精神,把工作做在前面,该实施的政策尽快出台,该建设的项目要尽快上马,尽快落实指标任务,争取为“十二五”创造良好开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减排瓶颈怎么打破?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