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黑色黄金生物碳成为环保新希望

更新时间:2009-05-15 16:19 来源:网易 作者: 阅读:770 网友评论0

在佐治亚大学农业大道附近,有一台非常独特的机器。这台机器犹如一个锦囊,蕴藏着解决多个环境危机的办法,比如温室效应,能源危机,以及食品和水资源短缺。作为国际上少数几个致力于探寻碳源循环利用途径的科学家,Brian Bibens骄傲地说:“这台制造加工生物碳的设备,是我们研究成果的结晶。”

Brian Bibens是“生物碳”领域的专家。所谓生物碳,是由有机垃圾,如动物粪便,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木屑和麦秸秆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多孔碳。这些构成生物碳的有机垃圾被称为“生物量”。在提炼生物碳时,Brian Bibens将生物量装在八角形的金属桶内以高温加热。在热化学效应下,生物量被高温分解,成为可用做肥料的类似于碳球状的物质。很多科学家冠以生物碳“ 黑色黄金”的美誉。

生物碳可以保护环境。鉴于其高含碳量和多孔的特性,它不仅可提高土壤蓄水储养的能力,还可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它像一个地下碳水槽,锁住二氧化碳,最终达到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就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八十年代的二氧化碳含量以每年百万分之一点五的速度上涨,而自2000年以来,这个速度被改写至每年百万分之二.

而生物碳则可吸收有机物质腐烂时释放至大气的二氧化碳;并帮助植物有效储存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通过这两种方式,生物碳起到了洁净空气的作用。

Christoph Steiner是生物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他说:“土地中自然存有大量的碳元素,但是这些碳是不稳定的,受气候影响会释放二氧化碳。而生物碳则可以固定碳元素长达几百年。因此,充分利用生物碳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的科学家James Hansen的研究,如果生物碳可在全球范围内有效使用,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在50年内降低百万分之八。

此外,生产生物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对环境保护和能源生成也是大有益处的。生成过程中约1/3原料变为生物碳,1/3可被再加工用于发电,另1/3则可成为原油。生产时释放出的气体可被用于发电,而其他一些副产品可用于制药。

生物碳是面相未来的,低成本,可持续性的环保能源。而它的起源则可追溯到几千年前。


富含生物碳的黑色土壤

生活在巴西亚马逊流域的人们长期使用一种特殊的肥料。这种肥料来源于当地,具有极强的恢复贫瘠土壤肥力的能力。当地人把它称为“印第安人的黑土壤”。它多产、肥沃,与当地稀疏、贫瘠的土壤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黑土壤在一些地区可以延绵几公顷,但是目前还没有人知道这些神秘的黑土壤到底是什么。有人猜测它是火山岩,或者是古代湖泊的沉积物,又或者是很久以前植被腐烂后的残留物。但很少有人会认为它是人为制造而成的。

现代研究证明,黑土壤是2500年,甚至6000年以前由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人们制造的。一般认为,他们使用的材料包括动物粪便,鱼,动物骨头和植物废物。但是生产黑土壤最关键的原料,也是黑土壤之所以呈现黑色的原因,是木炭的使用。

黑土壤中的木炭可以使土壤肥力维持一个世纪之久。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南美亚马逊流域的人们都靠这些原生态材料制造“黑土壤”来肥沃土地。几千年过去了,那儿的土壤不需耕耘灌溉,依旧十分肥沃。

所谓生物碳,是由有机垃圾,如动物粪便,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木屑和麦秸秆等加工而成的一种多孔碳。这些构成生物碳的有机垃圾被称为“生物量”。很多科学家冠以生物碳“黑色黄金”的美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黑色黄金生物碳成为环保新希望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