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质在重庆段开始好转 饮用水源达标可放心饮用
市水利局水资源公报称:重庆已成长江的“过滤器”,水质进入是Ⅲ类,出境时变成Ⅱ类。
2号,市水利局发布了2008年重庆市水资源公报:长江水质在重庆段开始好转,三峡库区部分长江的支流一度发生的水华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重庆成了“过滤器”
根据公报,去年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水质保持稳定,21个监测断面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长江14个断面水质为Ⅰ类、Ⅱ类、Ⅲ类的分别有1个、11个和2个。
长江在江津的朱沱镇从四川进入我市境内,入境水质为Ⅲ类,在我市巫山的培石乡出境,出境时的水质达到了Ⅱ类。
出境比入境时水质好,市水利局水资源处副处长谢飞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这说明我市建污水处理厂截流各种污水、污染企业搬迁等措施,减少了排入长江的污染源,增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据悉,2008年,我市秀山等5座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
不过,谢飞说,长江入境时的水质却在变差,2007年长江从四川进入我市境内的水质为Ⅱ类,但去年就变成了Ⅲ类。
“我们正在向长江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建议,希望上游地区加强污染治理。”
水华现象得到控制
根据公报,2008年长江三峡库区32条一级支流回水区上游水体,呈富营养的断面占了11.1%,回水区中断呈富营养的断面占34.2%,巫山县的大宁河、丰都县的龙河回水区部分河段曾发生水华现象。
谢飞介绍,水华是自然现象,大宁河、龙河在修建水库之前,通过流速是能够自身消除的。而三峡水库修建后,水流变缓,因此在部分时段,出现了水华现象。
不过,谢飞表示,通过上游水环境治理、清漂等措施,水华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止。“发生频率、发生范围都在减少。”
饮用水源可放心喝
公报显示,2008年,全市城市供水水源地在排除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的影响,全年水质合格率超过了90%,铁、锰、氨氮超标。
谢飞分析,一些项目超标,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水土流失,在土和岩石中,本身就含有这些物质;二是污染。不过,谢飞表示,这些物质超标并不严重,危害不大。“这些水源在经过水厂处理之后,是可以达标的,因此市民饮水安全并无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