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白洋淀生态事件回顾:十年保护见成效 一水风光引鸨来

更新时间:2009-08-21 09:46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 陈文丽 阅读:1013 网友评论0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干涸见底,到现在的碧波荡漾,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经过10余年的生态保护,正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出现十年来最高水位

经过10余年的生态保护,目前白洋淀核心区水质已达Ⅲ类标准,基本接近40年前的水平;白洋淀蓄水量为1.331亿立方米,水面面积为133平方公里,为近年来水面最大的时期。

白洋淀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地之间的安新县境内,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华北明珠”。白洋淀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湿地,总面积有366平方公里,在维系华北地区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河北平原乃至京津地区气候、补充地下水源、调蓄洪水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被人们称为“华北之肾”。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相关资料中获悉,上世纪80年代,由于华北地区持续干旱,白洋淀流域严重缺水,淀区长期处于低水位运行,1988年甚至出现了干涸的现象,水质也急转而下,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维护华北地区生态平衡,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引黄济淀”等系列举措给白洋淀补水。当地政府部门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如减少高耗水作物水稻的种植面积、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停止淀区及周边一切以引用白洋淀水为水源的农业和工业用水、关闭所有引闸、杜绝偷采现象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白洋淀的水资源。

据安新县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十年来,白洋淀只在2005年春季时水位达7.4米,但当时是因为从外地补水所致。2009年春季以来,白洋淀水位达到7.36米,就自然水位而言,是十年来同期水位最高的一年,并预计今年全年都将保持较高水位。

野生鸟类达到198种

随着水量的增加以及对淀区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持续修复和改善,白洋淀内水生植物丰茂,鸟类、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增加。目前,随着罗纹鸭、针尾鸭等6种新鸟种被陆续发现,白洋淀野生鸟类资源已达198种。

为了改善白洋淀水体环境,安新县政府出台规定要求,白洋淀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任何生产设施。在白洋淀湿地保护区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改建印染、造纸等重污染企业,此范围内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安新县还建成了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县级污水处理厂,有效地处理县城市政废水和周边工业污水,对改善白洋淀水体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同时,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还分别和保定市林业局、河北农业大学等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水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该处利用每年的“2·2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节日,制作白洋淀生态保护宣传光盘和湿地鸟类展板,在水区村主要街道和部分中小学校进行爱鸟护鸟和生态保护宣传。该处还坚持每年年初开展保护越冬灰鹤专项执法活动,两年来,共查处捕鸟行为32起,收留受伤灰鹤7只,治愈后放归大自然。

截至目前,白洋淀湿地新增罗纹鸭、针尾鸭、文须雀、环颈雉、黄腹和白胸苦恶鸟等6种新鸟类,野生鸟类资源达19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6种。

改善生态带来了效益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使白洋淀重现了水天一色、烟波浩淼的景象,还促进了白洋淀旅游业的繁荣以及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改善之后,这里的旅游业也日渐红火。在短短几年内,安新县先后建设了白洋淀文化苑、荷花大观园、异国风情园、元妃荷园、鸳鸯岛、荷花岛、渔人乐园等精品旅游景区,建成了凯盛温泉度假村、海天影视城、交通宾馆等一批三星、四星、五星级宾馆。同时,还建成了300余家渔家旅店和农家小院,涌现出了300余家旅游休闲商品工厂和门店,实现了观光、居住、购物的有机结合,白洋淀景区成为了国家首批5A级景区、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据介绍,全县旅游业总收入连续8年以年均132%的速度攀升。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安新县提供的资料中看到,自2001年以来,安新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每年以20万人次递增,2008年更是达到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亿元以上,并创造了就业岗位2万多个,创造社会综合效益30多亿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富民强县的良性循环。

著名的白洋淀芦苇工艺画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要是水干了,芦没了,我们手艺再好有啥用!”一名从事芦苇手工艺的张女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讲述着生态与效益“共损共荣”的体会。目前,安新县共有苇田12万亩,年产芦苇7.5万吨;出口苇箔的年生产能力达200万片,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全县有芦苇工艺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千余人,年产工艺画60多万件,创造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

水质的改善,还促进了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和动植物生态链的恢复,推动了白洋淀水产养殖业、养鸭业等产业健康发展。如今,白洋淀的各种水草年产量达到5亿公斤,而鱼类资源已经恢复到17科34种。2008年,白洋淀水产品社会总产量达到26200吨,其中养殖水面达到4万亩以上,养殖产量达到5800吨,捕捞产量达到20400吨。

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

今年,安新县精心谋划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63亿元,其中超亿元的大项目有14个。为了保护白洋淀生态环境,使这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蓝水清、苇绿荷红,安新县从源头抓起,将节能减排和环保作为项目落户的首要条件,严格新上项目的审批、评估和审查。目前,已有20余家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落户,但一个总投资18亿元、年产20万吨铅锌联产项目却被环保部门坚决卡住,拒之门外。

为了使节能减排真正落到实处,安新县坚持多种形式的环保监管,严格执法。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实行了环保执法联席会制度,明确了乡镇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对环境监管不力、完不成环保工作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完善了节能减排环保信访机构和12369举报专线,在乡镇设立12个环保所,投资23万余元添置监测和取证设备,成立综合执法大队,对典型环境污染问题挂牌督办。同时,积极运作自动监测站建设,县城空气自动监测站设备已安装完毕,正在试运行。截至目前,该县已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900家次,立案处罚41件,挂牌督办污染问题4起,教育和震慑了违法污染企业。

安新县还在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在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接入县监控平台,将企业排污情况纳入监控范围,实时监控。对在一年内一次超标排放的予以重罚,二次超标排放的予以关闭,凡企业擅自铺设暗管,进行偷排、直排的,一经查实,立即予以关闭。节能减排工作开展以来,安新县已关停淘汰高污染企业44家,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及重点涉水企业安装COD在线监控装置并连入监控平台,对87家排污企业安装了流量计装置。

安新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高兴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目前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坚定决心和严格要求已经转变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全民参与节能减排、为子孙后代呵护好白洋淀的碧水蓝天已经成为安新人的共识。

白洋淀生态事件回顾

●调水:1997年至2006年,白洋淀先后从上游水库17次生态补水,使水位基本保持在6.5米以上。2004年水利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组织了跨流域的“引岳济淀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历时4个月,入淀水量达1.59亿立方米。

●干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洋淀曾数次出现干淀。1983年至1985年,白洋淀区内竟跑起了拖拉机、三马车,其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保护:2002年11月,河北省政府批准白洋淀成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污染:2004年春节前后,白洋淀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造成数百万斤鱼死亡。此次受污染水域涉及安新县4个乡镇38个村庄679个养殖户,受污染水域46187亩,其中养殖水域17074亩。

2006年3月,白洋淀部分水域大量死鱼。该事件在保定市引发了一场环保风暴,关停限排了白洋淀上游200多家不稳定达标排放的排污企业。

●保护:2006年3月,保定市关闭了污染防治设施简陋、不能稳定达标的142家企业。对位于白洋淀上游4条敏感河流沿岸的12个县(区)不稳定达标的排污企业进行停产治理。

2006年,国家环保部、河北省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组成执法检查组,检查企业1000家,关停、限排不稳定达标企业218家。由此,白洋淀上游废水排放量每天减少约10万吨。

2007年3月,白洋淀景区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为5A级景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白洋淀生态事件回顾:十年保护见成效 一水风光引鸨来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