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玛曲生态悲歌:数千泉眼消失11条河流干涸
玛曲一处湿地。玛曲湿地严重萎缩的状况得到初步控制,但治理难度仍然很大。
玛曲湿地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较大,特征明显,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之一,湿地保护区总面积37.5万公顷,保护区内泥炭储量丰富,达15.9亿立方米。再加上玛曲县境内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黄河上游完整的水源体系。但由于水土流失和干旱荒漠化,黄河首曲湿地面积曾严重萎缩,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0多万公顷萎缩至上世纪末的30多万公顷。
地处三江源地区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几个县区的名字都与河流有关系。黄河从发源后的第一个大弯就是玛曲县,而玛曲就是藏语“黄河”的意思;和玛曲相邻的县区碌曲县境内有着高原神湖“尕海湖”,而碌曲这个县名就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藏语;闻名中外的拉卜楞寺所在地夏河县,县名就直接是以流经当地的大夏河而命名……
甘南州境内,有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122条支流发源或流经,州内水域面积达44.75万亩。特别是黄河在甘南州内玛曲县流经433公里,径流量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是维系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近日记者跟随“陇原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走入这片遍布湿地、草原和森林的高原,看到这片土地因为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在这里生态修复和保护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曲湿地大面积干涸萎缩
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黄河也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因此,也被称为“黄河首曲”。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门堂乡流入玛曲县木西合乡境内,环流该县七乡一镇复入青海省,流程达433公里。该县境内黄河支流众多,其中一级支流达27条之多,二、三级支流多达300余条。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充区和调蓄区,素有“高原水塔”之称号,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蓄水池”。
在记者采访期间,当地发生了气象站建站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雨,降雨造成5人死亡、1.2万人受灾。在这场降雨过后,记者来到了湿地面积较大的阿万仓乡,雨后的阳光把湿地照耀的异常美丽,但在平日里,许多沼泽湿地都大面积干涸。
由于水土流失和干旱荒漠化,黄河首曲湿地面积曾严重萎缩,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40多万公顷萎缩至上世纪末的30多万公顷。
玛曲县畜牧兽医林业局副局长杨林平介绍说,沙化和干旱导致黄河首曲湿地地下水位下降,降水量、河流量减少,境内数千泉眼已经干涸,黄河的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河流成了季节河,大部分山谷的小溪绝流,数百个大小沼泽湖泊水位明显下降,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含水量锐减。沼泽湿地大面积干涸,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牧草的能力大大减弱,旱、雹、风雪等自然灾害频发。
首曲湿地大面积干涸萎缩,致使生物多样性锐减,野生动植物种群大量消失,玛曲县副县长拉毛草介绍说,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资料考证,玛曲各类珍稀动物达230多种,但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仅存国家规定的保护种类140多种,减少近90种。
同时,玛曲县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的出现退化,沙化草场面积达80万亩,其中沙丘面积10.5万亩(流动沙丘5.1万亩)。
记者在当地出现流动沙丘的河曲马场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场之中,出现了连片的沙丘,草地沙地交界地带青草稀疏,沙丘上没有任何植物生长。一些草地甚至被包围在沙丘当中,随时都有被沙化的危险。
玛曲县河曲马场五队牧民老宝就是草地沙化的受害者之一。他的草场总面积是2200多亩,现在沙化的面积越来越大,已经占到了他草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前能养500多只羊、200多头牛,现在沙化的面积越来越大,只能养200多只羊和100多头牛。”老宝说。
杨林平介绍说,玛曲草场上沙丘分布正由以前的斑点状分布的半固定、半沙漠,向现在集中连片全沙化和流动沙丘演变,全县已经出现了36处大型沙化点,沙丘高度达12米至15米,并出现了沙蜥、沙蓬等典型的沙生动物和植物。这些黄河沿岸的沙丘已形成长达220公里的沙丘带,并且沙化面积还以平均每年3000多亩的速度递增。
据了解,超载过牧是形成沙化的重要原因。杨林平介绍说,玛曲县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166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为理论载畜量的2倍多,加之鼠类和旱獭数量逐年增加,对草原植被破坏很大。
草场退化、沙化导致草地生产力日益下降,天然草原牧草平均产量由80年代初的每亩400公斤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00公斤,植被覆盖度降至75%左右,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牧草高度下降到10厘米左右,鼠虫害面积达386万亩,“黑土滩”面积达75万亩,并呈逐年扩大趋势。草地沙化严重导致可利用草场逐年减少,玛曲县统计显示,沙区2500多个牧民、16.8万只牲畜已完全退出沙区。
据了解,草原逐步退缩,致使许多小河干涸,对黄河水源的涵养和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加上黄河沿岸草地萎缩增加了黄河泥沙量,每年向黄河输入的泥沙量达50多万吨,河床逐年抬高,促使黄河频繁改道,将会对黄河中下游造成影响。
每年都有20多只珍稀鸟类被路过的汽车撞死
盛夏,甘南草原牧草茂盛地生长、翠绿欲滴,尕海湖水天一色,波平如镜。蓝天碧水间,黑耳鸢在尕海湖上空盘旋,棕头鸥、凤头鸊鷉等鸟类在湖面上来回穿梭、捕食嬉戏。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尕海保护站副站长张勇说,这是他在保护站工作六年多以来见过的候鸟聚集最多的一年。
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是我国少见的集森林和野生动物型、高原湿地和野生动物型、高原草甸和野生动物型三重功能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是黄河重要支流洮河和嘉陵江重要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是黄河的重要补水区和引洮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特别是尕海湿地,是我国特有高原湿地类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据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袁峰晓介绍,1995年、1997年和2000年,尕海湖先后三次出现干涸,此后国家加大了对尕海湖湿地的保护力度。当地政府和保护区管理部门通过采取筑坝引水、核心区围栏育草、禁牧休牧等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尕海湖区周边60%以上已经干涸的山泉恢复出水,尕海湖面积由上世纪90年代的480公顷恢复到现在的2170公顷,为原来的4.5倍,尕海湿地出现恢复性增加。
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尕海湿地水草丰茂、水生生物丰富,常年栖息在尕海湖边的一些珍稀鸟类数量也在增加。袁峰晓介绍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从2004年的不足10只增加到今年的319只,约占全国分布总量1800只的17.7%;另一种珍稀鸟类黑颈鹤成群在这栖息、越夏繁殖,从2004年的1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100多只,尕海湿地成为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之一。
记者在尕海湖采访时,由于珍稀鸟类黑颈鹤正处繁殖期,无缘得见黑颈鹤的曼妙身姿,仅看到凤头鸊鷉的成鸟领着幼鸟在湖面上学习捕食技巧。
袁峰晓欣喜地谈起保护效果的同时,也直言他还有一些烦恼。他的烦恼就来自于他脚下的道路。沿着湖边穿过的尕玛公路是当地两个县城间的重要通道。“尕海湖边,是属于这个保护区的核心区,应该是鸟儿的领地,但每年都有20多只珍稀鸟类被路过的汽车撞死。”
这条公路对于栖息在湖中、湖周围的鸟类造成的干扰不仅如此,袁峰晓还列举了这条公路的种种坏处。因为这里是在甘南旅游的必经之路,许多游客都会在此停车观景赏鸟,但一些游客也会把塑料瓶之类的垃圾扔进尕海湖的围栏里。
张勇也告诉记者说,自己在保护区工作六年多了,常发现公路上往来不断的大巴把此处当成中途倾倒垃圾的地方,汽车的喧闹声也严重影响了鸟类的正常栖息,一些鸟类不得不往外迁徙,他就曾经在尕海湖发现两个废弃的鸟巢,为此感到非常痛心。
“要保护这些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就要把这条公路挪开。”袁峰晓告诉记者说,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政府投资4.7亿元准备把从尕海湖中心地带穿过的尕玛公路改道至保护区的实验区边缘地带,项目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工。
生态移民的搬迁费用无异于天文数字
在甘南草原一些生态项目的核心区,为了减少生态压力,就必须把项目核心区内的游牧民全部整体搬迁出去。在当地,他们被称为“生态移民”。
为了给尕海湖边的鸟类一个乐园,尕海湖边的乡政府、医院、学校、兽防站已从保护区的核心区迁出,下一步300多户当地牧民从核心区全部迁出。尕海乡秀哇村牧民尕尔藏就是其中已经搬迁的一个。
今年63岁的尕尔藏从小就生活在尕海湖边,尕海湖里的那些鸟儿伴随他从少年到老年,和其他生活在湖边的藏族人一样,他对这里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当上世纪90年代,周围生态破坏,尕海湖3次干涸的时候,他说自己很伤心,所以对于自家搬迁保护这里的生态,他心理上很乐意。
尕尔藏的新家离周围一个政府规划建设牧民聚集点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来到新家以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特别是就医和小孩上学都比以前便利。
记者采访时在尕尔藏的周围家庭里,还看到了太阳能光伏电源、牛粪作燃料的锅灶、富有民族特色的木质桌柜、整洁的床铺,一些藏区群众为记者演示了打开“稀罕物”———液晶电视的全过程。
搬迁之后表面生活的幸福并不能掩盖另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那就是搬迁的花费。在当地要建设一院能基本满足藏区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房子,花费至少在10万元以上,而国家对于迁出后牧民建房的补助标准只有户均1.6万元。这就意味着当地群众每户至少要自筹资金5到8万元,对于人均年收入刚刚超过2000元的当地农牧民而言无异是一个“天文数字”。
记者采访时还了解到,搬迁之后对牧民的生产影响也很大。搬迁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草场的生态压力,可减少了放牧的牧民们没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将难以保障。
甘南州政府的统计显示,近5年来当地通过实施国家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生态移民1.6万人。此后甘南州计划借助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采取集中定居、村社定居、牧民承包草场上定居等模式,实施游牧民定居3140户,并力争在三年内,实现14524户游牧民定居。
在采访时,当地许多干部建议国家应该提高迁出牧民的建房补助标准。玛曲县政府还建议中央财政应该为迁出牧民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的生活补助,使迁出的牧民原有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持并有所提高。
建议将全体农牧民置换为森林管护人员
在迭部县城去往甘肃省阿夏自然保护区的路上,在位于迭部县旺藏乡班藏村的迭九公路附近,记者见到了大面积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
旺藏乡乡长张勇辉告诉记者,今年的4月5日晚,这里曾发生大型山体滑坡,滑坡面积6900平方米,土方达120万方,土层厚度20米左右。
张勇辉说,虽然有地震、地质构造等因素,但植被林木被严重破坏是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前,山上的天然林被大量砍伐,且未得到补种。相比较之下,县城附近山上植被保护得较好,泥石流、滑坡等现象就少一些。
迭部县是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的上游,曾经是甘肃省惟一确定的林业县。在上个世纪40余年砍伐木材的历史中,共为国家支援了2300多万方价值100多亿元的优质木材。但长期的超量采伐已使当地森林资源面临枯竭。迭部县委书记赵凌云说,近几年,迭部县每年都要发生大大小小20次以上的暴洪等地质灾害;许多地质隐患在地震前就存在,地震后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光是在迭部县就有36个村子地震后就无法居住。林木保护对于当地许多居住在坡度50度以上的高山区的群众而言,是保证生命安全的必须。
但对于依赖于林业生产和生活的林区群众而言,保护总是让他们面临现实的生计困难。不砍伐木头就没有办法生活,这往往和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发生矛盾。
在位于迭部县的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老龙沟核心区,记者意外看到这样一幅惊人景象:一望无际的茂密森林深处,突然出现一股浓烟,篝火上架着一口正煮着羊肉的大锅,几名当地人在添柴火。周围还有菜刀、案板、水壶、剩下的羊肉等,装备显得尤为齐全。
正在篝火边看火的一位村民对记者说,他们都是迭部县腊子乡某村的村民,在这里生火野炊不是偶然现象,在藏族的习俗里,这称为“浪山”。一般他们十几个人从早上八九点多就来到山上,中午就在这生火做饭,直到下午五六点才走。
“护林员看到怎么办?”记者问道。
“看到的话我们就熄火,等他们走了,我们就再生火。”这位村民又解释道:“我们都会在篝火边小心看着的,而且烧完的柴火最后会扔到河里去,浪山也就在春夏,在冬天万物干燥的季节,我们不会的。”
据了解,老龙沟林区位于迭部县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区,有4.2万多公顷。老龙沟林区有20多名护林员,每人负责6000亩的管护面积,比国家规定的人均管护3300亩的面积大了将近一倍“我们林区护林员只能靠两条腿巡山,一去一来要两天时间。”一位林区护林员告诉记者,因为人手不足和设备落后,所以管理上往往鞭长莫及。
“护林的主体应当是林区的群众,我们必须要确立林区群众主体地位。管理局的工人和林业局的工人,力量是微弱的、不足的。要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就必须把群众推到护林的第一线,全面调动他们护林的积极性。”
赵凌云说,为了保护林区发展当地经济,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给全体农牧民发工资,把他们全部置换成森林管护人员。
迭部县政府提出,建议将迭部列为长江上游生态示范县,进行全方位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将全体农牧民置换为森林管护人员,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群众管林护林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将林地全部承包给当地林区农牧户,由群众管护、国家补助管护经费。同时,对林间耕地、草场、荒山荒坡全部退耕还林,林区耕地改为育林苗圃,增强水源涵养功能。
迭部县政府建议将迭部列为长江上游生态示范县,他们算了一笔账,迭部县共有农牧民7740户,每户按3个劳力进行补助,每人每年补助1.2万元,每年国家只需补助2.79亿元,就可彻底解决迭部林区生态保护、农牧民群众生活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