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怎样才能科学规范?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耳目、哨兵和尺子。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包括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执法效果和反映环境质量的真实性。环境监测水平如果跟不上,就不能及时、准确、系统地掌握所辖地区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变化状况,就不能有效地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也不能为政府部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分清层次、理顺关系、分类突破,努力提升监测水平。
一要加强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其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标志,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是否能够喝上放心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但由于经费、体制机制等条件的限制和约束,许多监测单位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或其他业务上,违背了环境监测的本质。因此,需分清层次、理顺关系,加强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努力做到说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说清污染源状况,说清环境风险。
二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竣工验收终身追究制。在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竣工验收时,企业没有进行真实、客观的生产和排放,有些监测单位或个人照样进行监测和出具报告,因此出现了很多验收评审会开完没几天,企业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危害的现象。因此,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竣工验收终身追究制。一旦发生污染事故,除追查企业、相关部门的责任之外,还要追查给这家企业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竣工验收的单位及个人的责任。
三要加强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和水平。目前各级监测部门水质监测的主要依据为《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但许多监测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规范去操作,对于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不清楚。因此,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信仰、一种需要、一种习惯和一种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综合能力和水平。
四要狠抓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科学、规范。从现场采样到实验室分析,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如何通过监测数据来判断这些环节对样品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是否准确可靠?这就要进行必要的全过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科学规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