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巨大
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巨大
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非常大,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加速。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增长比例在下降,但是绝对数量却在不断增长,每年都有1000多万人的增长量。至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值,约15.4亿人。约6亿多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这是城市化的结果。过去30年城镇人口已增加3.4亿人,按照每年1%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将达到63%~65%。城镇人口的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垃圾排放量将大幅增加。因为一位农民每天用水量为十几到二十几升,而城镇居民每天的用水量为100升~150升。城镇化将使废水量、垃圾量显著增加。
第二,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污染产生和排放量也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改革开放30年,全国GDP增长70倍。特别是最近5年,人均GDP从1000美元快速升至3000美元。美国、德国人均GDP从1000美元发展到3000美元用了15年,而中国仅用了5年,预计2010年将超4000美元。
2007年~2020年是我国工业化加速期,就是快速发展时期,GDP预计年增长8.5%;2020年~2030年GDP预计年增长6.5%,基本上完成工业化;到2030年,人均GDP将达到1.05万美元;2030年~2050年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入双稳期,GDP年增长约4.2%;2050年人均GDP将达2.7万美元,将成为高收入国家,但仍比美国、日本低。
第三,能源需求增长强劲。我国能源人均消费比发达国家低很多,而且正处于重化工业大发展时期,能源需求增长快,预计从2009年~2050年一次能源需求将从30亿吨标准煤翻一番,达60亿吨标煤,届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产生量仍可能增加。我们国家人口多,能源需求强劲,要改善民生,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汽车、空调、采暖,工业要发展,能源绝对需求也是要增加的。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燃料要占到15%,非化石燃料可替代6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达12亿吨,同时减少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到2030年,化石燃料使用量将达到高峰值,预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90亿吨,减排压力大,此后开始下降。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降至70亿吨/年。
第四,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这对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是双重压力。近10年汽车拥有量快速上升,2009年汽车销售量增长46.2%,每百公里耗油量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我们不仅是快速增长,而且能耗水平比别人高,这样,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据预测,2020年家用轿车普及率为20%,2030年为30%,2050年为50%。这样的发展对中国的油气资源和环境压力是巨大的。
第五,满足发展的资源缺口大,进口污染输出环境还将继续扩大。国家发展快、人口增加快、城镇化快、资源缺口大,而且进口污染、输出环境还将继续扩大。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比如我们从澳大利亚引进铁矿石进行加工制造,将废气废水废渣高污染都留在国内,然后将钢铁再出口,高污染高排放就会继续扩大,所以我们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发展和出口。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人均资源小国。满足发展的资源缺口很大,煤炭我国是世界第一,占世界资源的11%,但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0%,因此人均占有量就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了。中国资源占世界比例是:可耕地占7%,淡水资源占6%,木材占2.5%,煤炭占11%,石油占2%,天然气占0.8%。所以我们的一些资源对外依存度也很大。2003年我国矿产对外的依存度是:铁矿石47.3%,锰矿石65%,铬矿石99.9%,铜68%,铝36.8%,镍49%,钾盐84%,磷矿8%,石油40%。实际上石油的进口现在超过了总需求的50%。
我们要发展,资源就要依靠进口。中国是世界工厂,目前以制造等重化工业发展为重点,2030年前国产石油保持2.0亿吨,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需进口5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石油超过总量的50%,钢铁2009年产量达7.0万亿吨,出口部分钢材,进口大量矿石,消耗大量煤、焦炭,污染留在国内。能源消费趋势从总体上来讲是增长的,2009年煤炭+油气等化石燃料占到90.1%,2020年将降到67.8%,到2050年将降到53.2%,因此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第六,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2001年~2008年,废水排放量从400亿吨增加到600亿吨,而现在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比工业污水排放量快。现在生活污水占了废水排放的一半以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排污占了80%,生活排污占了20%。目前的比例说明城镇化人口多了,人民生活水平高了。现在增加了3亿多的城镇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进城人员的需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比农村人口大很多,再有5亿人口进城(现在在城市打工,户口尚在农村的1.8亿人未计在内),住房和污染压力非常大。
第七,农业面源污染比重大,缺乏有效防治措施。现在播种指数非常高,是高强度农业,存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使用世界30%的氮肥,有效利用率仅30%~40%,大部分随地表径流和大气挥发流失,进而污染环境。畜禽养殖临近城郊及河岸,畜禽粪便及固废污染水体。水产养殖特别是投饵和网箱养鱼,大量饵料及鱼粪沉底造成河湖污染。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流入江河湖库,还带来总氮、总磷污染。根据本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农生产生活等污染中,面源污染对湖泊及河流水质贡献大,化学需氧量占43.6%,总氮占57.2%,总磷占67.4%。
第八,经济发展方式粗放。1980年~2006年我国能耗强度显著下降,降幅达68%,但仍比日本高6倍,比美国高2.5倍,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等于能源消费增长率除以同期经济增长率,在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0.5,我国1980年~2002年保持在0.4~0.8之间,但2003年~2005年〉1,能源消费增长比经济增长快,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排入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建议采用三条环保路线
针对我国当前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笔者建议采取3条环保工作路线。按重要性的不同,重点强调第一条路线。
第一条路线是:从源头控制和削减污染,这是环保成败的关键。
不从源头减少污染,只从末端进行治理,这边治理,那边排放,治理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排放的速度。我们常遇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那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控制,预防为主,预防在先,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是环保成败的关键。几个具体表现就是:
一、环保部门直接参与到国家发展宏观综合决策,有发言权才能将意见在决定前带入,这样才能从源头解决问题。环境保护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能直接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从源头控制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如禁止兴建、控制增长、关停淘汰、遏制进出口等。
二、实行区域发展规划战略环评和改扩建项目环评。从产业结构、规模和布局上防止污染,真正做到预防为主,预防在先。
三、创建工业生态园区,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世界上没有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废之有害、用之为宝。举个例子,1个千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全部利用其高炉可燃气,其燃值相当于12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能源。有这样一个实例,山西太原钢厂有一个劳动模范,把钢渣进行综合利用。首先进行筛选,一吨废渣里面可以筛出10公斤~20公斤钢铁,卖废钢铁可以创造价值,然后再把剩下的废渣做成水泥,把原来堆放废渣的地腾出来,作为房地产开发,效益十分明显。在河北也有这样的产业,钢铁厂旁边就有一个水泥厂,全部利用其冶炼废渣作资源,可解决年产300万吨水泥厂的主要原料,这就成了循环经济。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造纸污染一直都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建火电厂与纸浆造纸联合企业可有效消除污染,火电厂可解决纸浆造纸厂的供电,废水余热还可满足纸浆、造纸的需要,烟气余热可用于厂区空调制冷或采暖。利用废纸回收作纸浆,已占造纸总量的50%,其吨造纸耗水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制浆造纸减少80%,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四、加大并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力度。1997年~1998年淮河流域关停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水泥等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1万多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40%。2007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淘汰小火电2157万千瓦、小煤窑1.12万处、炼钢产能3747万吨、炼铁产能4659万吨、水泥产能8700万吨。
2008年、2009年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化学需氧量减排9.66%,二氧化硫减排13.14%,单位GDP能耗下降11.4%。但是2010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第一季上升3.2%,国务院采取紧急措施,关闭高能耗的落后产能,最近工信部下达18个行业淘汰目标任务:炼铁3000万吨、炼钢825万吨、水泥9155万吨、电解铝33.9万吨、铁合金144万吨、铅冶炼24.3万吨、造纸432万吨、焦炭2127万吨、皮革1200万标张、印染31.3亿米及化纤55.8万吨等。
五、改造提升现有产业的工艺水平,关小扶大扶强。不同规模火电厂耗煤比较,装机容量小于10万千瓦的火电厂,发一度电要消耗410克标准煤,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的,平均煤耗为330克,超临界机组,平均煤耗为280克。先进机组可节煤30%,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如果把落后的产能淘汰,采用先进的技术代替,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节能减排潜力大。以三峡地区大中小企业单位GDP耗水与排污强度为例,如果大企业的耗水量、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为1,那么小企业耗水、排污强度比大企业高出1~6倍。
六、积极发展清洁再生能源。一是积极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国际水能资源开发水平为:美国82%,法国80%,加拿大65%。中国水能储量6.96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2009年已开发1.97亿千瓦,至2020年要开发到3.0亿千瓦,约可替代4亿吨标准煤,2030年要发展到4.0亿千瓦。水能资源是清洁能源,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积极防治可能的不利生态环境影响。
二是积极发展核电。我国现有及在建的核电站有23座,装机容量达到2540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要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折合标准煤1.63亿~1.86亿吨,2030年将达两亿千瓦,2050年达4亿千瓦以上,届时核电可提供15%以上的一次能源。所以积极大力发展核电势在必行。
三是发展风能。我国现有装机2412万千瓦,预计至2020年达到1亿~1.5亿千瓦,折合标准煤0.62亿~0.93亿吨。
四是发展生物质能。我国现有生物质能年折合为3亿吨标准煤,应大力发展生物柴油、酒精、生物质煤气、沼气。预计至2020年折合能源可达到1亿~1.45亿吨标准煤。
五是开发太阳能。我国太阳能储量1.47×108亿kWh/a,相当于2.4万亿吨煤,是我国年耗煤的1000倍,但是太阳能的开发难度很大,还不能作为主力能源。太阳能开发面临着能源转化效率低和成本高,以及储能和上网电压稳定性等问题。
七、既要抓重点污染行业又要抓生活污染减排。重点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造纸及制品占42%,食品饮料加工占19%,化工占9%,纺织占5%,化纤占3%。大气污染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火电占43.6%,生活14.7%,冶金占8.4%,水泥和建材占7%,化工占4.6%。所以我们抓重点污染行业很重要,但是也不能轻视生活污染减排。
八、大力倡导并制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约各种资源的奖励政策,节约资源就相当于从源头节能减排。节水是因为我国的水资源缺乏,节地也很重要,现在大量土地都用于房地产开发、修公路,这些都占了很多好地。节能、节地、环保与居住舒适度的关系密切,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精心规划,在总体设计、单体建筑和户型功能布局上,充分考虑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通过有序的规划布局、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因地制宜地运用高新技术和精心施工,达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实现建筑节能。同时要提高煤炭行业的采收率,美国的煤炭采收率为70%,中国为30%,一些民营小煤窑采收率只有15%,对资源浪费和破坏很大。
九、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繁重。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的减排量要达到530万吨,目前我们是1300万吨,到2015年加上新增量400万吨就是1700万吨,要实现530万吨的减排量,不仅新增量400万吨得减掉,原有的1300万吨还要减少10%。在“十二五”计划里面,氨氮的减排也将作为主要目标,目前是55万吨,到2015年要增加15万吨就是70万吨,要达到20.5万吨的减排量,也是除了新增的还要减掉10%。二氧化硫目前为2200万吨,到2015年要增加240万吨就是2440万吨,要实现460万吨的减排目标,除去新增的还要将原有的减掉10%,任务艰巨。氮氧化物的减排要维持现状。目前是2000万吨,到2015年新增370万吨,要把新增的全部减排掉才能维持现状。氮氧化物减排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电厂脱硫脱硝的技术和装备很多都不过关,还有汽车尾气排放问题,要让汽车尾气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就要将油品质量提高,要让马路状况良好,
要把发动机质量提高,这样车跑起来油耗才小,污染才少,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说氮氧化物减排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要解决。
十、制订有利于环保的金融经济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加快节能降耗减排产业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限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消耗型)企业发展。
依靠金融信贷支持战略转型的企业,对上市公司(企业)要进行环境保护审核,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改造传统工艺,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制订出口退税和收税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出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使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条路线是:在发展产业和改善民众生活过程中,必须上工程措施,强化末端治理。
源头污染控制不是否定末端治理,源头控污减污是第一位的,第二位要强化末端治理,生产生活中不可能做到零污染、零排放,所以要上工程措施控制,这就是强化末端治理。
一是提高治理水质污染工程设施的覆盖度和实际运行效率,污水治理要切实解决管网、污泥处理、收费、监管到位等配套问题。
二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汽车尾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要进一步强化。
三是尽快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如畜禽粪便、农业废物还田,实行碳、氮、磷、钾循环利用,以提高土地的有机质和肥力。禁止网箱和投饵养鱼,减轻水质污染和湖库的富营养化。在化肥工业方面应研究缓释化肥,防止流失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条路线是:对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大气、土地,采取区域、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要制止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
对过去认识不到或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而未能做到预防在先,已经受到严重污染的水体(如三河三湖)、大气(如二氧化硫酸雨控制区)、污染的土地和废弃的土地,现在只能采取区域、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要使其恢复到污染以前的状况,耗费的资金巨大和时间漫长,不要企图在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特别要制止边治理边污染的情况发生,一定要首先控制住污染源头。
这3条路线的保障条件是:法律法规、经济金融政策、行政管理与监督、工程措施与科技支持、人才支撑(管理、科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