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广东率先走出区域联合治污新路

更新时间:2010-12-07 10:5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阅读:440 网友评论0

碧波荡漾中,一艘艘花船驶向海心沙,亚运圣火从水路进入主会场……别具一格的亚运会开幕式,是对亚运会水环境成功保障的最好诠释。

为了保障亚运会环境质量,广东在“十一五”期间打响建设绿色家园攻坚战

蓝天白云下,花城广场中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是广大市民对亚运会空气环境治理成效的最好肯定。

监测数据表明,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连续两年有较大改善,截至今年9月30日,珠三角所有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的日均浓度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亚运会开幕以来,珠三角各市空气质量均保持优良,走出了“珠三角11月空气质量最差”的怪圈。水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改善,涉亚地区饮用水源已经100%达标,比赛涉水区域、景观水体、外围控制水域水质均达到保障要求。

迎接亚运,六年践约换来绿色家园

“广州更美了,更舒适了!”除了越来越靓的城市美景,1500万广州市民正享受着环境治理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

“我亲眼目睹了荔枝湾涌从头到尾的变化―――从原来的臭涌到把涌盖上,再到揭盖复涌,到现在处理得跟画儿一样。”在西关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陈伯惊叹身边的变化。

绿色承诺,六年践约。当2004年广州成功获得第16届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权后,一场全力保障亚运会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环境美好新家园的攻坚战在南粤大地全面展开,并成为“十一五”广东环保工作的重点,换来了一个绿色家园。“这是长期不懈、大力治污的成果。”广东省环保厅厅长李清说。

据了解,珠三角局部地区酸雨、灰霾、内河涌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以广州为例,2004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不到85%,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7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仅为88.72%。对此,“十一五”开展的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15%的明确要求。

如今,我省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89座,日处理能力1632.6万吨,占全国的1/8。全省12.5万千瓦以上燃煤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脱硫设施,居全国前列。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分别比2005年下降16.4%和18.1%,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

联手治污,走出广东特色防控之路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是‘十一五”期间,广东环境治理最成功的项目。”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对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广东以亚运会为契机,以珠三角为试验田,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据了解,广东是国内首个建立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的省份、首个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写进政府规章的省份、首个制定实施区域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省份……以亚运会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为契机,广东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路子。

2008年6月,省委、省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把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新机制作为创新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翌年5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颁布实施。这是近年来广东省人民政府就某项具体环保工作制定的为数不多的政府规章之一,也是国内首个确定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政府规章。2010年2月8日,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另一项指导文件―――《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颁布实施。该计划不仅提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治理的目标,而且明确了污染治理的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实践方面也硕果累累。2005年7月,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成,这是我国第一个覆盖面广、监测仪器完备、监测项目齐全的区域性空气监控网络。经过两次技术升级,该监测网络已成为亚运会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科技部合作启动了“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与集成”863项目,对构建珠三角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体系开展研究。该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已在亚运会空气环境质量保障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继续创新,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十二五’我省在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方面将走在全国的前列。”李清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率先在火电等行业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选择重污染流域开展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结合主体功能分区,研究确定我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区域、流域范围,研究制定生态补偿地方性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推动深惠淡水河、深莞观澜河(石马河)以及广佛内河涌等河流试点实施跨界断面水质管理的补偿与赔偿政策,探索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绿色资本市场建设也是“十二五”期间我省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清说,我省将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圈先行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建立环境损害赔偿政策机制。鼓励科研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创办、领办环保型科技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服务绿色资本市场建设。

另外,“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将完善环保投入机制,拓宽省以及地市财政环保投入渠道,鼓励在原有环保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视实际情况将年度财政增收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环境保护、提高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广东率先走出区域联合治污新路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