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日本灾区再次发生强烈地震

更新时间:2011-04-08 08:4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阅读:754 网友评论0

本报东京4月7日电  (记者于青)日本东北地区的宫城县近海7日23时32分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东京有震度3级强烈震感。受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长野新干线自动停运。

东京电力公司7日宣布,从距福岛第一核电站15公里的海水中检测出了放射性碘—131,浓度是法定标准的5.8倍。东电认为这一较之前大为降低的数值显示了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已报告了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另外,5号和6号机组排水口附近检测出超标1000倍的放射性碘—131,浓度呈上升趋势。

东京电力公司7日凌晨开始将氮气注入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壳,并确认壳内压力有所上升。据称,如果能按计划用6天左右的时间注入约6000立方米氮气,则可避免发生氢气爆炸。由于注入氮气可能会导致安全壳内的放射性物质外泄,东电已事先通知了周边地方政府,还将监测核电站周围辐射量的变化。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6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维也纳总部召开的《核安全公约》审议大会上与各国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交换了意见。部分国家对日本将低放射性污水排放入海的做法表示了关切。出席会议的乌克兰官员表示,愿意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经验与日本共享。

日本银行(央行)7日召开金融政策会议,决定设立一种新的贷款制度用于支援灾后重建。贷款额度为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66.3亿元)。日银将向在灾区设有网点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以保障重建资金周转顺畅。日银总裁白川方明要求高层研究新贷款制度的具体方案。会议一致决定继续维持零利率政策,将作为基准利率的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维持在0—0.1%水平。会后发表的文件称“将在认为必要的时候采取适当措施”,表明日银将视景气动向决定是否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会议下调了对国内景气的判断,认为日本经济“受震灾影响,主要是生产面下行压力很大”。

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截至7日20时,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已造成12690人死亡,14736人失踪。

本报北京4月7日电  综合本报和新华社记者报道: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4月7日权威发布: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4月7日北京时间8时发布的最新通报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环境放射性水平整体平稳,部分地区继续呈下降趋势。

在4月6日的空气监测样本中,我国内地除贵州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地区均检出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中,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宁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空气中同时监测到更加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从江苏地区的莴苣叶、广东地区的莙荙菜抽检中发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对饮用水的抽样监测无异常。各地环境辐射水平较前没有明显变化。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卫生部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不会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据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测定,2011年4月7日22时32分(北京时间),日本本州东部海域(38.2°N, 142.0°E)发生里氏7.4级地震。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地震信息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附近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灾害性影响。国家海洋预报台将密切关注后续监测情况,并及时发布信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日本灾区再次发生强烈地震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