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水务建设 拟组建水务投资集团
昨日,东莞市水务工作会议召开。水资源管理、供水安全、内涝整治成为东莞未来水务工作重点。会议提出,要通过阶梯水价推动节水。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会上表示,东莞现在是缺电,但将来缺水才是大问题。
未来水价上涨是必然
刘志庚引述了一份研究材料的内容,其中提到,中国未来最大的危机可能是水危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可能会影响贫富矛盾和城乡矛盾。
东莞目前用水总量已基本接近东江分配水量,而全市用水量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攀升。目前东莞人均占有本地水资源量仅253立方米,远低于广东省人均1755立方米的标准,也低于人均1750立方米的国际用水紧张线,甚至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
刘志庚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东莞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心腹大患”。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敲响警钟,保护水资源。他说,未来水价上涨是必然的,通过水价上涨推动节水。
难产的水价听证会
这并不是东莞今年第一次提出水价上涨。
今年5月26日,东莞市物价局发布了征集水价听证会,然而半个月的报名期内竟没有市民报名参加,去年曾参加过镇区水价听证会的代表说,不愿意参加听证是不接受听证会变涨价会,随后该次听证会不了了之。
昨天,东莞物价局工作人员证实,该次水价听证确实要涨价。工作人员解释,原因在于近段时间其他物价上涨较快,因此在不冲破群众对涨价消极情绪下,3个月物价局未言一句用水涨价。
东莞市物价局副局长陈志超算了一笔账,按照东莞居民每月每人平均用6吨水计算,若水价上涨0.3元/吨,每人每月用水多支出1.8元。工业用水以上涨0.5元/吨计,每万元产值用水成本大约增加5元。陈志超认为,预期涨价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有限。
利用水价上涨推动节水
对于水价上涨能调控水资源的说法,陈志超表示认同。
陈志超说,目前东莞生活用水是1.2元/吨,工业用水为1.35元/吨,水价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最低,此价格已不能体能水资源价值。水价主要用于补贴制水成本和供水成本,随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提高,东莞供水一直亏损经营。
陈志超说,用水涨价除了用价格调控用水量之外,更重要的考虑是保护水资源。目前东莞的污水处理费用比制水成本高,低水价不利用提高污水治理力度,最终导致低水价-治污不力-水资源受损的恶性循环。
昨天的会议上,刘志庚还提到,在水价上涨趋势下,中水回用应当进入有关部门的视野。他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时,能否考虑建设单独的中水回用管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推广中水回用,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予适当补贴。他说,这个问题抛出来给规划建设部门研究。
管理举措
年均水务投入要翻番
一直以来,东莞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情况日益突出,成为珠三角九市水资源环境最危险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严重威胁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西方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在东莞全面爆发。未来十年,东莞年均水务建设投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中央和省有关精神,会议强调要落实好“三条红线”,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限制纳污管理。
10%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务建设
东莞将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分配方案和镇街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同时建立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制定用水定额,落实阶梯水价,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刘志庚表示,东莞要像严管土地管理那样严格水资源管理,将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市镇两级财政对水务投入的总量和增幅在2010年基础上要有明显提高,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务年平均投入要比2010年高一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水务建设,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供水安全保障、防洪排涝和水资源工程建设。
建立统一的水质督查体系
未来东莞将推进百家水厂升级整合,推进千点水质监测网络建设,推进万里老旧管网优化改造工程建设。
会议提出要加快实现“一镇一水企”,目前百家自来水生产企业每家不少于十个水质在线监测点,建立覆盖全市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的水质监测网络,指导和调控水厂的生产运营。
刘志庚要求要把好水源关,形成东江入境水源为主,境内水源、西江水源等为辅的水资源保障格局。同时尽快完成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保护东江水源。他说,东莞要建立统一的水质督查体系,逐步形成水资源统一配置、供水统筹调度、同城同质同服务的供水格局。
分期分批升级改造排水系统
对于内涝问题,刘志庚说,市区内涝已经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但内涝问题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东莞内涝灾情频发,个别地方甚至逢雨必涝。2006年至2010年东莞受水旱风灾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4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内涝造成的。
刘志庚要求,加快开展全市排水规划编制工作,严格实施城市排水许可。分期分批对排涝标准低、排涝能力严重不足区域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推行新建项目雨水调蓄设施建设。东莞还将建立联合调度体系,实现区内河库闸站得联合调度,并且进一步完善政府指挥、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汛管理机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