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广东农村生活垃圾多无处理
广东普宁练江支流汤坑河占陇镇河段,塑料袋、饮料瓶、一次性饭盒等各种漂浮物随着黝黑的河水流下来,有大量的垃圾滞留于礁石上和水草丛中,而河岸斜坡上也满是垃圾,这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河”。
这是广东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一行到当地调查时看到的场景。对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来说,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迫切需要从垃圾成山的困境中突围。
本月28日提交给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三十次会议的一份关于检查《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目前广东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偏低,农村垃圾大多处于无处理状况。
“垃圾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直接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及饮用水源安全,如再不采取积极措施,强力加以解决,将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报告指出。
根据报告,目前全省地级以上市中仍有茂名、汕尾2个市未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7个县(市)中有56个县(市)的垃圾仅采用简易处置措施,未实现无害化处理。与已实现“一县一场”(卫生填埋方式)的河南、浙江等省份对比差距很大。截至2010年底,全省市县城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70%,大部分县(市)及绝大部分镇的生活垃圾仍未实现无害化处理。
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正在给广东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简易填埋垃圾的做法,缺乏相应的防渗漏措施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容易造成土壤、河流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背后,是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报告指出,广东省东西北地区的垃圾处理以填埋方式为主,市场化程度较低,由于这些地方财力不足,无有效投入,严重制约了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建设进度。虽然广东省财政每年安排的垃圾处理工程专项资金从最初的4000万元提高到今年的7000万元,但对于众多需要支持援助的欠发达地区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其次,目前广东垃圾处理设施项目选址、征地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居民对生活环境与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加上目前广东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情况,社会群体形成了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抵制心理。
例如,2009年底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就因选址遭到周边居民反对,到现在仍没有明显进展;茂名垃圾填埋场建设因征地难和周边居民反对等原因而一再延期。
相比之下,农村因为垃圾管理严重缺位,垃圾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据估算,目前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约3.5万吨/日。长期以来,由于大部分县(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滞后,村镇垃圾收运设施不配套、农村没有专门的保洁队伍和环卫专项经费等原因,使得农村垃圾乱堆乱放的现象愈加严重,已构成对农村的生活环境、饮用水源和农民身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