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湿地污染破坏严重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资源,近年来,受到渭南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保护湿地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湿地,是历史赠给人类的一份特殊礼物。它在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现状:全市超6%土地为湿地
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口号是“湿地旅游:一种美妙的体验”。 据了解,目前,渭南市拥有湿地总面积为81151.8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2%。按其性质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季节性河流、泛洪平原湿地、草本沼泽、内陆盐沼等5个类别,人工湿地包括池塘、灌溉渠系、水产养殖3个类别。在全市拥有的81151.8 公顷湿地中,天然湿地面积75406.1 公顷,人工面积5745.7公顷。我市湿地主要分布在韩城、合阳、大荔、华阴、潼关沿黄河一带,临渭区、华阴渭河流域以及蒲城的卤阳湖。
据了解,目前,渭南市对湿地的开发利用主要是:一是农业生产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湿地周边群众发展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二是利用湿地水资源。陕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渭北重要的水源地。东雷抽黄一级站和4个二级站处在保护区内及其周边。三是大集团承包开发湿地。四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征用湿地。包括“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运城至西安段”、“黄陵——韩城——侯马铁路”等。
保护措施:亟待制度深化 多部门协作
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县市分别成立了保护管理站,其余县市辖区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由相关县市区林业局有关股室负责。在保护湿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湿地的意识;二是在黄河湿地范围内设立标桩标牌,明确保护界线范围,同时,加强巡护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完善了湿地巡护、湿地环境监测及伤病迷途动物救治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四是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积极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环保、旅游等相关部门协调,促进了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存在问题:
污染破坏严重 管理滞后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主任程铁锁告诉记者:“经济利益导致盲目开垦,使大面积原生湿地丧失;同时,湿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周边环境遭受破坏,湿地污染严重;一些工程建设,直接严重干扰湿地鸟类生存;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湿地保护条例执行难;湿地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不完善,满足不了社会公众全面、系统、科学的认识湿地效益;国家缺乏应有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使得农民参与湿地保护积极性不高;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滞后,导致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淡薄,保护观念不强;湿地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突出,管理工作任务艰巨;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保护区专业科技人员短缺,技术手段落后,使得保护区内科学研究的开展和保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对策:加强执法力度 制定规划
谈及对湿地保护管理的对策,程铁锁说,由于黄河湿地在行政管理上存在土地权属的分割和管理权限的分散,必须由政府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协作机制,切实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执法力度,严格控制污染。对于污染严重、无力治理的企业建议对其实施“关、停、并、转、迁”等强硬措施,实现清洁生产,安全排污;制定湿地保护利用中长期规划,加快湿地生态恢复步伐;依托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恢复湿地候鸟栖息地和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等有效措施,及时对湿地进行保护。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保护湿地,刻不容缓。湿地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恢复。保护好每一寸湿地,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湿地,将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