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生物质能:期待中的规模化发展之年

更新时间:2012-02-05 09:05 来源:中电新闻网 作者: 阅读:1104 网友评论0

2011年,生物质能产业始终以积极、坚韧的姿态行驶在不平坦的道路上,一路走来,有喜有忧。中国航空生物燃料首次验证飞行成功、世界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在广东运营等“喜事”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树立了信心,而以世界最大的非粮燃料乙醇企业被迫停产为代表的热点事件却凸显了行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致使市场担忧情绪蔓延。

政策助力借东风乘势而上

2011年,生物质能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青睐。从年初至年末,多项政策接踵而至。

2011年6月30日,财政gesep.com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划定了废弃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gesep税的适用范围,详细列出四种免征消费税的生物柴油原料。

有专家表示,生物质能的相关扶持政策日益指向“货币化”。未来5年,多项税费减免等实质性支持也有望陆续落地。

10月初,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并配有《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专项实施方案》。

同时,《全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2011~2020年)》通过专家评审,再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财政部、农业部和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合力推进绿色能源示范县工作,计划“十二五”期间兴建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目前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已达108个。仅以绿色能源示范县的补贴为例,中央财政对生物质能发展的直接补贴就将达到47.5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世平认为,这种“毫不吝啬”的重金扶持,无疑将对生物质能产业化形成有力刺激。

近日,有媒体报道,《可再生能源“十二五”发展规划》专门附有《生物质能源专项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3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3000万千瓦,在2010年年底550万千瓦的基础上分别增长1.36倍和4.45倍。其中“十二五”末,农林生物质发电将达800万千瓦,沼气发电将达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将达3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将达1000万吨,生物质乙醇利用量将达350万到40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将达100万吨,航空生物燃料利用量将达1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十二五”生物质能源规划除明确具体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目标外,还划定了各子产业的相关目标。这一系列目标将发挥较强的政策引导作用,并为涉足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以及生物燃料领域的相关企业带来积极影响。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产业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政策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借着政策的东风,生物质能产业将快马加鞭、乘势而上。

稳步推进原料供应将多元化

受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过渡期过长、普通汽油与车用乙醇汽油长期混用等问题的影响,2011年3月21日,世界规模最大的木薯乙醇生产企业——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被迫全面停产。停产风波无疑为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让业界开始直面并反思“停产”背后隐藏的种种问题。

但尽管如此,生物质能产业持续向前迈进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止。

10月18日,由广东省粤电集团投资建设的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的投运为生物质能产业迷离的发展前景扫除了些许阴霾,新开工环保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对整个产业长期的发展构成利好,希望的曙光已经隐约可见。

10月28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使用现役波音747-400型客机加载由中石油与霍尼韦尔旗下UOP公司合作生产的航空生物燃料,在首都国际机场执行了首次验证飞行,并取得成功。客机加载生物燃料一飞冲天,夺人眼球。

多个大型生物质能项目的投运,让悬在投资者心口上的石头落地,企业投资该领域的信心也更加坚定。

在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能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看来,一直以来,困扰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原料供应短缺、生物质资源收集难度大、原料资源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业内专家分析指出,原料投入占生物质发电项目总投入成本的70%以上,但国内生物质原料市场最近几年却成长缓慢。

如何解决生物质原料供应短缺的问题,一时间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

在生物质一代燃料走出“与民争粮,与粮争地”的困境之后,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界已经认清并调整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利用非粮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二代生物质燃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发展已渐入佳境。我国对于二代生物燃料利用的途径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也对生物质原料供应的多元化提出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近期完成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以非食用粮、糖类农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1500万吨;以废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近、中期约为200万吨;以油料林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潜力在中、长期约为数百万吨;以纤维素和藻类生物质为原料的先进生物燃料生产潜力在长期可达每年数千万吨。

由此看来,以非粮作物或植物生产生物燃料的潜力越来越大,生物质原料的供应将继续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能量无穷规模化发展可期

“生物质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资源。按照能源当量计算,生物质能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列第四,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资源和最佳替代方式。”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元普表示。

他说,虽然目前用于开发生物质能的原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物质,但是将这些物质集中起来,使用特殊的工艺手段转化而成的生物燃料的能量是不可小视的。

对生物质能领域的投资者而言,2012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产业发展布局。从数字上看,《规划》确定的生物质发电及生物燃料规模与“十一五”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gesep全球节能环保网。

肖明松表示,《规划》明确要大幅度提高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这表明政策方积极推动生物质能源“十二五”期间大发展的决心。如果未来利益各方能够共同出力,化解诸如原料短缺、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等产业发展弊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财税扶持政策,则未来5年国内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值得期待。

《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年底,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1300万千瓦”的目标,具体包括农林生物质发电将达800万千瓦,沼气发电将达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将达300万千瓦。“在庞大的装机目标引导下,未来5年我国将兴起建设生物质发电厂的高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据推算,1300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意味着要增加500~700个生物质发电厂。为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浪费资源,《规划》拟定,“十二五”期间,在提高行业技术标准后,全国将形成约300个生物质发电厂的格局。

随着生物质发电厂投资建设速度的加快,受益于电厂投资加速的相关发电设备的制造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2011年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在曲折中寻求发展,从整体水平来看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来讲,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还需要产业自身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力度,尽早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确保生物质能产业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生物质能:期待中的规模化发展之年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