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转型升级看珠三角 环境升级增强软实力

更新时间:2012-08-02 13:13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阅读:546 网友评论0

昔日烟囱林立、尘土飞扬的污染重镇,如今成为风景宜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昔日遭遇磨材料、磨嘴皮、磨脚皮、入门难、审批难、沟通难“三磨三难”的企业注册者,如今一两天就能拿到商事登记营业执照;

昔日只能做简单制造加工、游离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之外的外来人口,正在逐步享受到就业服务、技术培训、子女入学、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

从黑色到绿色,从管理到服务,从物本到人本,一场以生态环境升级、体制环境升级和社会环境升级为主的“软实力”升级战,正在珠三角打响,成为珠三角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生态环境升级

生态文明催发绿色生产力

曾经的珠三角污染重镇——佛山南庄镇,正在被省环境保护厅推荐为“国家级生态乡镇”。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是在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完成的。

“2006年以前的南庄,烟囱林立、尘土飞扬、蓝天难见,到处都是灰蒙蒙的,开会、讲课一提到‘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案例就讲南庄。”佛山南庄镇相关负责人谈及此印象深刻,“我们自己也认识到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南庄发展势必陷入困境。”

如今,在优美的生态环境支撑下,南庄把目光瞄准了绿色能源环保产业。杜邦鸿基、东鹏总部、兴发总部、新明纤维等一批总部项目、新材料和新能源项目纷纷入驻南庄。这也标志着,这个几年前浓烟滚滚的陶瓷产区,如今变成了风景宜人的生态休闲区、品牌云集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生机勃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生态环境的升级带来的不仅仅是产业和城市面貌的升级,更是发展模式的升级。

沿着蜿蜒的绿道,一路上花草繁茂、绿树成荫,不时有清渠流水潺潺,湖光怡人中,偶尔还能看见一只只白鹭纷飞。一块位于东莞中北部六镇的边缘地,昔日的污水汇集区、垃圾填埋区和泄洪区,现在有了动听的名字——“东莞生态产业园”。徜徉其间,俨然走进一个超级大公园。东莞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莫淦泉说,选择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产业入驻,只是生态园发展低碳产业的第一步,以后将以此为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形成生态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

生态园的巨变,引起了国家、省有关领导及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评价:“东莞生态产业园区是珠三角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标志性、引领性园区”。

事实上,佛山专业镇生态转型升级和东莞以生态产业园培育绿色循环经济的实践,都是珠三角以生态环境转型升级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缩影。如今,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产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在珠三角日益成为共识。在这个“循环”之下,以生态环境再造带动产业转型,以环境和城市的提升促进人才队伍和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使生态环境成为珠三角推动转型升级的绿色生产力。

体制环境升级

营商环境提升制度竞争力

生态环境的升级看得见、摸得着,而体制环境的升级更体现“软实力”。软件配套上,突破口就是创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注册难是关键一步。企业登记注册有“三磨三难”:磨材料、磨嘴皮、磨脚皮;入门难、审批难、沟通难,注册一个企业要跑10多个部门审批盖章,有的企业注册一年都未成功。

企业登记注册难,难在过于繁琐的前置审批程序。不破解注册难,好的企业进不来,新的企业“长”不出。

今年5月28日,全国首个商事登记政府规章《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商事登记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正式出炉。

《办法》借鉴国外及香港地区的成熟经验和先进理念,构建“宽入”和“严管”的商事登记和监管制度,主要涉及10项改革内容。

如在“宽入”特色下,横琴将实行企业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项目许可相分离的登记制度;在经营场所上,在横琴注册的商事主体既可以“一照多址”,也可以“一址多照”;个体工商户无需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直接办理税务登记就可以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作为登记事项,无需提交验资证明。

拿到横琴新区第二张商事登记营业执照的珠海市东润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蔡光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实行改革后,以前办照最快要20天,现在只要手续齐全,一两天就可以办下来。

横琴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黄一凡评价,改革简化了商事主体的登记手续,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门槛和交易成本,在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迈进了一大步。

同样率先进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还有一向敢为天下先的顺德。5月3日,两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合伙以认缴资本3万元、实缴资本0元,以与其他公司共用办公场地的方式,取得顺德首个商事登记营业执照。

这是4月26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顺德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之后的首例受惠者。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为顺德转型升级带来什么?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顺德土地紧缺,引进大项目的难度在不断增加,而中小微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商事登记改革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将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在顺德聚集,可能孕育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统计数据亦证明了这一点:5月份顺德全区新设立有限责任公司554户,与改革前平均每月384户相比增长44.3%。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惊讶。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折射的只是构建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角,顺德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构政府权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探索了新路径。顺德审改办牵头各部门梳理出到目前为止县级政府最完整的共计1597项行政审批事项“权力清单”,大胆向省里提出取消和优化与经济社会运行没有实质性影响、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审批事项,合548项,占现有审批事项三分之一。

顺德区审改办副主任闵乐萍表示,改革之后,政府工作的中心将逐渐转移到审批事项标准的研究和后续监管上,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将由社会中介机构和专业组织提供服务,最终将形成中介组织服务社会,政府监管中介组织的模式。

社会环境升级

人的全面发展构筑智慧驱动力

珠三角改革开放3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倒挂的人口结构。外来人口能否在珠三角扎根、成长,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关系着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成败。

新莞人罗佳龙到东莞市塘厦镇20多年,一直在一家电器厂从事塑胶技术类的工作。去年,他申请积分制入户东莞并顺利获准。今年5月,罗佳龙领到了东莞户口本,妻子、孩子也高高兴兴地从家乡随迁过来。

像罗佳龙这样通过积分制入户东莞的新莞人还有很多。东莞市从2010年开始实施积分制入户政策,目前全市已有2万多名新莞人落户东莞(包括随迁人员)。

东莞是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的城市,目前服务和管理的人口超过1000万,而其中户籍人口只有180多万。如何管理和服务好外来人口群体,不仅是为东莞破题,更是为珠三角、为全国破题。因此,在推行积分入户的同时,东莞思考更多的是外来人口如何在不入户的情况下也能享受到市民化待遇,真正融入东莞?

东莞正在重点加快推进新莞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积分制和普惠制相结合的外来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新莞人通过积分制享受公共服务,就是政府设定相应的积分标准和条件,外来务工人员根据职业和工作年限,按照积分的高低,相应地享受政府在入学、公租房、困难救助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东莞已有13万多外来人口子女通过积分入学享受了与本地小孩一样的免费读书待遇。

一个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不仅要服务人,更要促进人的成长,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的成长。

赵女士是广州萝岗区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她毕业后来到萝岗工作了七八年,每月工资一直停留在3000元左右。去年,她参加了萝岗区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掌握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工资一下子冲到了8000元。她对记者说:“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就是个打工妹,做梦都没想到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过上这样的生活。”

赵女士的经历只是萝岗区以人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萝岗区相关领导告诉记者:“一个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人的转型升级,当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和知识结构到达一定高度时,就为产业进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就实现了转型升级。”

为做到这一点,广州萝岗区特别注重人口整体素质的提升,将逐步建设萝岗区数字图书馆,使之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综合管理平台;着力建设24小时自助图书馆,将其覆盖全区的人流聚集区和消费密集区。

人们清楚地看到,珠三角通过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环境的升级,将聚集高端人才、提供高端服务、创造高端环境、引领高端生活打造成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转型升级看珠三角 环境升级增强软实力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