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不能公开的环保硬伤
在部委指令的推动下,环保信息的公开渐成了公众参与环保监督的有效方式。然而实际执行情况是否能按预想完全落实还有待检验。因为种种原因,有一些牵动百姓神经的信息数据的公开并不顺利,暴露了行业内不可不说的“环保硬伤”。
废旧电池究竟有没有被处理
“一节5号电池会让一平米土地绝收”,因为这句让人印象深刻的呼喊,将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成了各地言传身教的“常识”,许多社区、学校、路边的垃圾桶纷纷增设了专门的电池投放口。然而对比电池回收的热情与我国目前的废旧电池处理能力,不难发现,这些废旧电池被集中起来之后的出路,似乎一直是个难以解开的“黑匣子”。
北京率先抛弃了这个“大众常识”。在今年颁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答理条例》中,已明确北京市垃圾分三类可回收、厨余、其它,农村地区再加上灰土,条例并不把电池单独分出来。
目前我国的废旧垃圾处理能力极其有限,国内已建成的废旧垃圾处理厂仅有两三家,且大都运营不佳。处理厂的进料量、处理量、处理工艺等内容都难以找到相关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环境史研究方向)毛达在他的微博上说道:“昨天我向北京市市政市容委邮寄了三份信息公开申请书,想知道北京环卫部门历年来收了多少废电池,怎么贮存的,拿到哪里处理,怎么处理的,整个过程花过多少钱。”而这份申请截止今天并未得到相关部门回应。
滇池的巨额投资与贫瘠效果
“七五”至今,滇池治理已投入的资金数以百亿元计。而环保部《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作为多年来被重点监测的“三湖三河”之一的滇池,湖体水质总体为劣Ⅴ类,与上年相比,水质并无明显变化。在“十二五”期间,滇池流域污水收集率的目标被设定在90%,这个被继续提高的指标就代表着更大的治理力度以及更多的环保投资。
2012年4月16日,《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以“六大工程”为主线,预计总投资420.14亿元。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慧光说:滇池治理已经花了三四百亿元,最终花费可能逾千亿。
对于湖泊的治理,我国的环保投资在逐年攀升,动辄上亿的资金支持喂养出的环保市场变得愈加热闹纷繁。群众质疑:“几百亿的投资仍治除劣Ⅴ类的湖,工作效率匪夷所思”,而有关人士回应:“湖泊治理的效果不是马上突变的,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变好,滇池治理的确很差钱。”对于愈加白热化的滇池治理,口水战显然无法分出胜负,究竟是因为滇池太棘手还是人员太无能,只能期待一本明细账单来给予解答。
项目、企业的环保信息难公开
排污企业和新建项目是离公众最近的环保相关事件。近年因新建项目污染环境而引起的群众争端事件频繁,民众的愤怒情绪集中爆发并酿成大规模活动,究其原因,若不是因为切实感受到了污染危害,便是主观对未知污染的恐惧。有专家指出,邻避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群众并不了解各种污染物对环境对居住条件的影响究竟有什么影响,对于一个完全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群众可能因为不了解,而将项目的环境威胁主观地无限放大。而这样的情绪非常容易被投机者煽动利用。
各种层面的分析都将解决方向指向了“信息公开”。然而项目、企业的环保信息公开程度极低,民间组织申请企业信息公开亦是困难重重。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自愿公开与强制性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企业环境信息。”然而在《关于做好政府信息与申请公开的意见》中又有这么一条规定,行政机关对申请人申请公开与本人生产、生活、科研、特殊需要无关的信息可以不予提供。这个“无关”的定义不明,便给信息公开增加了法律上的推脱借口,信息公开申请人员得到的回答多为:“属于商业秘密,应该向企业申请”。《办法》执行中的推挡让人不禁生疑,甚至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假设:“如果有的环保官员在那家企业入个干股,你还想从环保局获得该企业的环境信息?”
诚然,出于经济控制和市场维稳考虑,一定程度的信息隐蔽可以理解。然而对于一些信息隐蔽已难以平复的离奇现象,有关部门似乎还欠群众一个交代。一次“不公开”或许代表着行业的一处硬伤,亟需医治的良方,而不是粗陋的遮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