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湿地现生机 十年中国湿地保护印象

更新时间:2012-09-25 13:05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阅读:599 网友评论0

“西溪,且留下。” 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让此前几乎名不见经传的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下成为尽人皆知的旅游胜地。 

西溪湿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曾经,人类生产活动尤其是居民养猪,让以“冷、野、淡、雅”见长的西溪湿地意境消失殆尽。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民俗风物等得到保护和恢复。 

重现活力与生机,服务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西溪湿地的变化是过去10年我国湿地保护的一个缩影。 

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2003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单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湿地总面积3848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362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77%,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但一直以来,人口增长、农业开发、经济建设进程加快等因素,导致湿地面积持续减少,调洪减灾、蓄水净水、孕育生物、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逐渐减弱。我国丰富而独特的湿地资源亟待保护。 

2003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实行抢救性保护湿地政策;2005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国家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于2006年正式启动,我国湿地保护翻开新的篇章。 

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改善湿地生态使丹顶鹤从10年前的500余只增加到700余只,占全世界丹顶鹤种群数量的1/4。 

在湖北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水面围网拆除、渔民安置、替代生计等,水生作物莲、菱、芡实种植面积增加,鱼类由原来的40多种上升到50多种。 

截至2011年,我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3处,国际重要湿地41处,国家湿地公园213处,约5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恢复湿地近8万公顷,新增湿地保护面积150万公顷。 

湿地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国共完成中央投资17亿元,实施各类湿地保护工程项目205个,14个省份出台省级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逐渐恢复。 

在长江中下游区域,配合国家“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增强中下游湖群行洪、蓄水能力,鄱阳湖、洞庭湖及长江干流行蓄洪水面积增加29万多公顷,增加蓄洪容积约130亿立方米,降低洪涝灾害发生几率。 

在太湖综合治理过程中,江苏省通过实施湖滨带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项目,设置湿地缓冲区,形成湖滨带小块湿地净化工程示范模式,每公顷净化湿地每年可去除氮1000多公斤、磷130多公斤,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黑龙江省在三江平原共建湿地自然保护区25处,总面积达121万公顷,共恢复湿地8000公顷,每年增加蓄水6480万立方米,保障粮食稳产高产。 

曾经,我们因为发展经济而忽视湿地;如今,因为重视湿地,我们的经济发展质量更高。 

因为独特的美学、教育和文化等社会功能,湿地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国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人数达2000万人次。 

湿地,正在为我们创造清新湿润的生活品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湿地现生机 十年中国湿地保护印象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