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源生态补偿省内资金杯水车薪
下游用发展的收益回报上游因保护环境而受到的限制发展,生态补偿--一个平衡流域发展的美好设想,在江西省东江源地区却走得如此艰难。从2003年"两会"提案提出《关于对江西东江源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建议》后,近10年的时间,近10年的呼吁,在跨省生态补偿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令人叹息。
宁肯牺牲局部发展 也不让源头受污染
东江是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水源地。江西东江源区位于江西省境内赣州市的寻乌、安远和定南3县。加强东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直接关系到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同胞的饮水安全。因此,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源头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2009年和2011年,江西省政府分别印发了《关于设立"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保护区的通知》和《关于将定南县部分区域增列为东江源头保护区范围的通知》。明确了东江源头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东江源的面积达816.07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境内东江源流域面积的13.60%,涉及安远、寻乌、定南等3个县、10个乡(镇)。
长期以来,江西省人民特别是源区广大人民群众宁肯牺牲局部发展也不让东江源头受污染,为保护东江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维护了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东江源水量稳定、水质好,出省水质通常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但是,江西东江源区贫困人口却占总人口比例达40%,源区许多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甚至还不到1000元。
为了保护这江生命之水、政治之水,江西省政府在努力做好各项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大力呼吁国家财政的支持和东江下游对上游的补偿,期盼着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
本省积极筹钱奖励 外省补偿资金缺失
2009年,江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应尽快制定"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区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环保投入和能力建设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并列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江西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地区进行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奖励。同时,制定了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政策,对资源收益者征收资源开发利用费和生态环境补偿费。
江西省环保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江西省"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根据源头保护区面积和水质情况确定源头保护区奖励资金的分配。根据这一方案,2008年江西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2009年8000万元,2010年10400万元,2011年13520万元,用于江西省"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今年,江西省财政又将增至17520万元用于"五河"及东江源头生态补偿。这种以奖励方式实施的对"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补偿,大大促进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源头区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江西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冀常和说:"以上生态补偿经费都是江西省财政支付的,奖励资金的30%按保护区面积分配,70%按出水水质分配(各源头保护区水质每年监测6次,Ⅰ类水质的奖励系数为1,Ⅱ类水的奖励系数为0.5,Ⅲ及Ⅲ类以下的奖励系数为0,以6次水质的奖励系数之和进行奖励)。江西省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态补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受补偿地区的需求。截至目前,江西东江源没有从广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得到生态补偿经费。"
民间联谊活动热烈 官方合作进展缓慢
近几年,江西省政府、赣州市政府及东江源区寻乌、安远和定南3县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002年以来,江西省环保厅联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香港联合报等机构在香港召开了三届"香港东江源论坛",对保护东江源区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倡议赣粤港同胞共同保护和开发东江源,努力把"江西南大门"建成"珠三角"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后花园。
安远县多次联合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大学生开展以爱心捐款、环保签名和植树护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2004年,邀请了200多名深圳青年来到三百山开展东江探源活动。2005年,港深总会组织香港、深圳青少年到东江源区开展了"思源之旅"夏令营活动。2006年冬,联合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大学生100多人开展了爱心捐款、环保签名和植树护源活动。2007年,由赣州市环保局、安远县人民政府和赣州市安利公司在三百山共同举办了"情系东江源,保护生命水"活动。2008年,在广东、江西环保部门的联合组织下,深圳东江环保公司为寻乌县东江源小学捐款建校30万元。
寻乌县不断加强与香港民间组织的沟通和往来。近年来,香港地球之友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到寻乌县东江源村开展探源、调研、环境教育等活动;寻乌县还制作了MTV光盘,在香港华娱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播放,并出版《走进东江源》一书。同时积极宣传保护东江源的先进单位,对东江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和揭露。
寻乌县环保局副局长赵志麟说:"近年来,寻乌县政府积极努力宣传东江源保护的重要性。给当地老百姓在禁止森林砍伐、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等方面积极做工作。在多年来的努力下,当地老百姓从消极被动变为主动保护。"在谈到保护东江源的困难之处时,他说:"江西东江源生态补偿呼吁了这么多年,目前民间活动比较好开展,官方合作还是太少。除省里的一些补偿外,没有得到下游的任何生态补偿资金。对东江源区来说,得到的生态补偿资金只是杯水车薪,急切盼望江西东江源生态补偿政策落到实处。"
始终未获实质进展 热切期盼国家政策
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江西东江源在推进生态补偿工作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本省奖励资金不能满足生态补偿需求。近年来,江西省以奖励的形式不断增加对"五河"及东江源头生态补偿金额,对生态补偿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江西省处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每年省财政还拿出1亿多元用于奖励源头保护区。但即使如此,还远远不能满足受补偿地区的需求,制约了全省生态补偿工作进一步推进。
二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全国各地对生态补偿工作做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目前我国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生态补偿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因此,急需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将生态补偿机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针对上述问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华建议,将东江源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东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关系到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也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生态稳定和粤港地区饮用水安全。建议国家将东江源源头保护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并加大补偿力度,确保东江源头生态安全。
冀常和建议,尽快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将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原则、基本框架(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途径、补偿范围、补偿内容、补偿标准、补偿管理等)、配套措施等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确保生态补偿工作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进行。
冀常和还建议,给予受补偿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受补偿的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在产业发展上受到了很大限制,牺牲了很多发展机遇,在国家发展优惠政策中应向这类地区予以倾斜,促进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当地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中,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和政绩评价体系,把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绩效作为评价地方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从上级对下级、干部评价与使用导向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加大生态指标的权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