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邻避运动”如何终结?
更新时间:2012-12-24 12:1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
阅读:968
如果高铁经过你的家,你愿意吗?北京多个小区的居民因为担忧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京沈高铁的环评方案提出异议。按照规划,京沈高铁将穿过北京多个密集居民区,其中最近的小区离铁路只有30米。
最近几年,“邻避运动”(也称邻避效应)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出现。从厦门的PX事件开始,到后来大连的PX事件,再到2012年的什邡、启东、宁波、北京等,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已成为民众最大的心病。而且表达的方式也从温和走向激烈,厦门PX事件中,还仅仅是“散步”,而到什邡、宁波时,已经演化为街头抗争,处于暴力的边缘。
邻避运动(Not-In-My-Back-Yard,简称“NIMBY”),是指居民或所在地单位因担心附近设施(如垃圾场、核电厂等)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并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世界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经过邻避运动期,亚洲最早的邻避运动出现在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也经历过此浪潮。而中国式的邻避运动其固有模式是:民众街头抗议,政府压制,抗议升级,政府妥协,抗议结束。然而高铁必须要铺,工厂还得要建,于是项目到了哪里,哪里就会出现邻避运动。我们始终找不到一条中国式“邻避运动”的终结之道。
要开出解决中国式“邻避运动”的药方,必须了解病源在哪里?实质上,“邻避运动”是一种事先预防型抗议——基于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危险的担忧。而这种担忧又缘于当下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现实。铅、镉等重金属污染,水污染,数据高得让人吃惊的PM2.5等等。我们悲哀地发现,在地方GDP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正失去健康和美丽的家园。
所以保护健康、拯救家园成为“邻避运动”的最终诉求。或者说满足了民众的这两项要求,就有可能终结“邻避运动”。这个诉求的满足,并不是说,我们不再铺高铁、不再建工厂,而是说我们如何让民众相信,我们的发展与环境并不冲突,我们的高铁,我们的工厂并不会造成“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的后果。其实,现在中国式“邻避运动”的结果是没有赢家。
我们现在的大项目建设,对于环境评估这块,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受影响最大的民众没有任何发言权,利益补偿上没有任何代言人或者“被代言”了,最后民众除了鸡屎,啥都没得到。
所以要终结“邻避运动”,首先从地方政府来说,必须想明白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GDP,而是民众的福利最大化,把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接续、环境可承载的基础之上。在这个发展观的基础上,再选择项目。
然后在项目建设之初,必须信息全透明、全公开,让所有的利益方及其代言人都能参与其中,兼顾各方利益。如果谈判失败,政府宁愿让项目暂停而非强行上马。这就需要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强化政府对环境的责任,一旦出事,必须追究决策官员的责任,现在这种追责常常被忽略。
可以设想,有一天,当所有的利益方都能坐下来谈,甚至是吵架,这也意味着街头式的抗议运动的终结。我们实际上不是终结“邻避运动”——那也是利益的博弈方式,要终结的是暴力化抗议方式。从站到坐,需要的是对发展的重新认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