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让百万农民告别肩挑水
“哗哗哗……”清澈的自来水源源不断地流向洗衣池,55岁的林祥妹大妈一边欢快地搓洗着衣服,一边高兴地说:“这自来水啊,甜,如蜂蜜甜透心!”近日,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大坪头村饮用水工程水池接到了流过300多米引水管道的山泉水,通过双层净化处理,再流进大坪头村100多用户家,村里一片欢腾。
在大坪头村,记者看到一个崭新的封闭四方水池正立在村尾山头的半山腰位置。该村党支部书记徐玉旺介绍说,这个水池可汇集270多立方的山泉水,水池下层铺着由木炭、石子、沙、棕、塑料网等组成的过滤层,过滤后的山水集中流向50米开外的另一个“小屋”,这里设有高速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装置,村民用的水就是经过传统法和现代法双层过滤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过去一下雨,我们吃的都是浑水。以后即使下暴雨,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林祥妹说。
饮水不安全是困扰泽雅镇居民多年的老问题,该镇现辖的79个村,在去年底前仅有三个村安装有标准的自来水管。“一直以来,村里的居民就靠身边的溪水挑水吃。随着身边的溪流被污染或干涸,村民只好想方设法往山上找水源,简单地拉一条塑料管,把山泉水引下来;遇上天气干旱,或缺水季节,村民把水管越接越高,经常会有因‘圈水’而发生矛盾的情况。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塑料管随便接水,没有经过任何过滤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姜瑞凡说:“去年,泽雅镇把解决76个村居民饮水问题列入重点,新建饮水工程,明年年底将彻底改变全镇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旱季不再消防车运水
泽雅尚有一池山泉水可期盼,更多乡镇则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人们可能还对2003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那场大旱印象深刻,平阳的麻步镇无水可喝,率先用消防车运水支援;接着,乐清市平原地区用水告急,该市不得不对平原地区划成四个片区,用消防车连续运水,居民也只能三天分到一次水。2005年,麻步镇全面建成了通村自来水管网,该镇至今没有出现过用水紧张;2007年,乐清的岭底乡湖上垟村和福西乡四角丘村通上自来水后,成功避开了当年旱情。
“我市虽然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口密集,农村人口又占了绝大多数,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区工程性缺水、平原污染性缺水、海岛资源性缺水情况普遍。”温州市水利局农水处处长陈隆吉介绍,温州自2003年启动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以来,该工程一直是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投入6.56亿元,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1.6万。平阳朝阳乡革命老区通过分散式供水,结束了当地人远距离人力挑水吃的历史;瓯海瞿溪镇自来水厂投入1400多万扩容、铺设通村水管,解决了雄溪、雄岙、桥下等7个行政村7.5万元农民靠井吃水的窘境;洞头县通过坑道井采用分散式供水,岛民因此告别靠天吃水。
政策保障一年后安全吃水
饮用水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2005年,温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的若干意见》,该市财政开始设立专项,每年安排100万元对各地农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助。2006年,该专项资金增加到300万元。2007年,该市市委、市政府将市财政补助资金进一步提高到1500万元。今年6月,该市市政府再次发文,决定自2007年至2010年,每年安排1500万元用于扶持各地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地加大了财政投入。
据悉,温州市计划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再让90.62万人吃上安全水,预计到2009年底,该市将提前一年基本解决农村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其中鹿城、龙湾、瓯海、洞头率先全部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