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将开水陆空劲刮最炫环保风
今年以来,我国多起环境污染事件持续发酵。继PM2.5引发热议后,企业地下偷排污水一事也被推至风口浪尖。为此,我国近期相继出台多项环保政策法规,各地对于工业企业排污也是特别关注。随着两会的日益临近,环保问题必将再次成为焦点。在环保政策法规持续加码和社会各界重视的推动下,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将持续增加,特别是在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重金属和土壤污染治理领域,水、土地和空气这三大“水陆空”环保板块或将存在投资机会。
尾气治理:有望成为投资热点
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特别是从雾霾中检测出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消息,使PM2.5话题继续升温,在脱硫、脱硝和机动车减排等领域,相关股票值得重点关注。
环保部相关负责人2月19日表示,将在重点控制区对六大重污染行业及燃煤工业锅炉的新建项目和现有项目实施特别排放限值,从而倒逼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实施二氧化硫治理、氮氧化物治理等八类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500亿元。
消息传出后,大气污染治理相关股票随之出现一拨上涨行情,首创股份、创业环保双双涨停,天壕节能涨逾8%,足以看出投资者对于环保政策出台的关注。相信在利好政策的策动下,板块存在短期交易机会,但同时也需注重前期大涨股票的估值风险。
业界预计,大气污染治理将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期间板块个股走势也将维持强势。后续可能将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排放企业的监督管理、增加运营补贴等,相关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工程及运营公司都有望从中受益,订单释放速度或将加快,国电清新、龙净环保等相关股票值得关注。
除了燃煤排放之外,汽车尾气也是大气污染源之一。市场分析认为,除传统的脱硫、脱硝板块外,机动车尾气治理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
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我国油品质量升级,确定了第四、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出台时间表,要求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
从现行国三升级到国五标准,整体投入可能近千亿元,油品质量升级将给产业链相关领域带来投资机会。一方面,天然气、电力、乙醇等新能源燃料汽车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研发和设备相关领域;另一方面,随着原油劣质化日益严重,加氢精制催化剂和相关设备需求也将增加。此外,车用尿素和异辛烷等改善尾气排放的化学品相关概念股也有望受益。
有券商分析认为,短期在油品质量提升尚未完成阶段,发动机节能和车用尿素将成为机动车实现减排的主要方式,长期看油品质量提升将为精制催化剂等细分领域带来持续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威孚高科、富瑞特装、四川美丰和三聚环保等股票。
地下偷排:催生污水处理市场
雾霾未走,污水又至。春节期间,有多位网友微博举报称,山东、江西、河北等地有企业将污水用高压水井压至地下导致水污染。此后,各大媒体和当地环保部门均跟进调查,地下水污染和企业偷排治理已是迫在眉睫,而社会的关注也将推动污水治理政策和监管进一步趋严。
2月22日,环保部印发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提出,为了有效遏制化学品环境污染和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态势,要重点开展多种污染物的监测和监管,以防控化学品环境风险,并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纳入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范围。水体中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和监管将进一步加码,相关市场投资机会也随之显现。
根据《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全国工业废水治理的投资需求将达到1292亿元;地下水防治需投资346.6亿元。当前污水治理市场空间较大,建议投资者关注主题投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水处理相关板块已经活跃多时,污染事件带来的行情也早已启动,后续是否有实际性利好政策出台将成为决定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就个股而言,还需充分考虑前期公司业绩和自身发展周期等情况。
国金证券分析师赵乾明认为,从成长性角度看,可以关注碧水园、津膜科技等工程设备商;从安全边际角度看,关注南海发展、首创股份等低估值运营商;作为污水治理的补充和辅助环节,聚光科技、先河环保等水质监测板块也将受益。此外,建议重点关注在山东有水处理业务的企业。
土壤修复:健全机制增强信心
近期,在多个利好政策出台的刺激下,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成为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又一环保领域。
今年年初,环保部开始就《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外征求意见,明确了控制含汞、砷元素污染物防治时间表。业内人士认为,金属污染治理及土壤修复是“十二五”新增重点环保任务,发展空间巨大,具有高速增长潜力。国家对汞和砷等重金属污染防治日益重视,燃煤电厂脱汞、工业废水除砷,以及土壤修复等相关行业将迎来发展良机。
日前,环保部与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通过市场的手段进行环境污染方面的约束,将有效控制污染风险。这说明相关企业的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将受到更大的约束。
1月28日,国务院发布《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和污染治理力度,严控重金属等土壤污染。1月29日,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国家标准公布,自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新标准明确了铅、镉、汞、砷和稀土元素等重金属污染物在食品的限量规定。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异常敏感,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出台,必将加快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进程。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和土壤修复行业尚处于启动初期,很多项目和资金依赖于政府,盈利模式还不成熟,市场前景也不明确。因此,当前重点是要健全相关产业的市场机制,通过成功的商业化示范项目增强企业和投资者的信心。但是在社会各界对于相关污染防治领域的重点关注下,具有相关技术基础的企业成长性依然比较看好,部分股票或存在长线投资机会。
招商证券认为,目前A股市场中与重金属污染及土壤修复密切相关的标的相对较少,但行业启动在即且空间较大,建议关注重金属污染监测设备市场潜在进入者及土壤修复技术储备企业,如环境监测领域的聚光科技、工业危废治理的东江环保、以及涉及湘江重金属治理的永清环保等。
重庆东金高级投资顾问关礼提醒投资者,土壤修复是一项长期的治理工程,短期很难使企业从中直接受益,对企业短期的业绩增长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旦后期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治理资金逐步到位,将会大大改善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