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乙烯项目75%生产用水将回收利用防污水入江
去武汉乙烯参观过的人,都会被一个直径80米、高42.6米的蓝色圆球建筑所吸引,但很少有人会猜中这个蓝色圆球的用途。其实,它是一个全封闭式的煤仓,能最大限度减少煤尘污染。
据悉,全封闭煤仓建设投资5000万元,一条全封闭的空中走廊,将煤从停靠在江边的运输船上“不见光”地自动送入煤仓。
建设全封闭煤仓,仅仅是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践行绿色低碳、强化安全环保的缩影。据悉,该项目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投资分别达到10亿元和14亿元,这也是该项目除主体设备外最大的一笔投入。
75%的生产用水将回收利用
细节最能体现武汉乙烯在环保上的用心。
以水为例,武汉乙烯生产用水,75%将被回收循环利用。少量排放的水,经处理后,COD(化学耗氧量)含量比国家一级水标准还高。“我们将在污水处理场末端水池里养鱼。”武汉石化副总经理鹿令义说。
雨水也要经检测排放。针对武汉地区雨水较多的特点,武汉乙烯设置了雨污分流系统,即碰上大雨,操作人员会及时将雨水切入污水处理系统,避免将装置地面可能有的油污带入,直到雨水检测合格才排出厂区。
极端状态下,一滴污水也不会外泄。包括消防水在内的污水将全部被导入一个容积为5万立方米的污水应急池存放。同时,为保证地下水的安全,武汉乙烯斥资1000多万,将所有液体产品装卸平台设置在地下1米多深处,并做了专门的垫层,防止液体产品渗入地下。
3道屏障防止污水入江
为了防止污水入江,武汉乙烯工程设计利用了3道防线。第一道,每个装置或储罐区均有收集围堰。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泄漏的液体将流进围堰,排入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排放。第二道,厂区内建设应急收集池。如果有大型火灾事故发生,被污染的高压消防水可能从围堰内溢到雨水收集系统,这时污水将排入收集池暂时储存,再送污水处理场处理,确保事故污水不出厂。第三道,将长江大堤作为天然的防护屏障。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失火时正逢下大雨,灌满收集池,武汉化工新城将关闭北湖闸和北湖泵站,将事故污水限制在北湖大港内,确保不入江。
另外厂区里面还设有专门的化验楼、400平方米环境监测站,主要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音等环保指标进行监测,保证“零污染”。
24小时监测“三废”排放
除了治理废水,废气和废渣同样设计了控污方案,所有环保设施与生产设备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
对二氧化硫等废气,武汉乙烯将其融合成固体硫化钙。这些固体废物可被加工成粉煤灰,用于制造水泥、工业建材。其余的废气和烟气,也将经过反复回收或燃烧,直到污染物浓度降至国家排放标准。
厂区的分析化验楼中,还建有监测站,24小时连续自动采样监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并纳入武汉市环保局监测体系。
“本工程对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土壤、地下水和农作物的影响均可达到当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或相应的标准。”国家环保部对武汉乙烯的环保做了如此评价。
武汉乙烯安全环保部部长陈品尚还表示,厂区内的控制系统会对化工安全实行自动控制,对各种意外指标实施监控。“一旦关键指标异常,就会报警,并自动切断原料及产品进出管道。”
今年刚满28岁的朱少坤是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是武汉乙烯环氧芳烃分部主要操作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控制所在装置的生产工艺和仪表。
“我所在的装置是生产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的爆炸极限高,一旦泄漏后果很严重,所以要仔细控制好每一个阀门,我的工作主要就是监控好这些控制阀门的仪表。”朱少坤说。
特写
丙烯机的独白
我叫丙烯机,是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的核心装置,整个工程大大小小的机器很多,但只有我一台丙烯机。
我关乎着整个工程的生产,所以每天有很多人来给我“体检”,我粗略地算了下,一天下来最少也有7个人要过来“看望”我。
每天早上操作工接班后,第一时间就会过来仔细帮我做检查,在我的头顶,还有专门的摄像头对我“服务”,通过它市内操作工可以随时监控我的身体情况,包括温度、压力等,我只要不舒服,它们就能知道。
除了像我这样的核心装置可以享受摄像头的“专项”服务外,厂内其他设备也有这样的待遇,整个厂区有270个摄像头。
操作工检查完后,技术人员也会过来看我,然后装置经理、分部经理,甚至总工程师也会过来瞧瞧我,看我的仪表、运行状况,有没有泄漏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是检查这些东西。最近,他们又在计划做信息化工厂,只要我身体出现“不适”,他们的手机上就会接到相关的报警短信。
尖板眼
核心设备为“中国造”
与国内所有乙烯项目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不同,武汉乙烯项目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烯项目,其乙烯裂解装置为中石化自主研发生产,在我国乙烯项目中属首次使用。
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简称“乙烯三机”,是武汉乙烯龙头装置的“心脏”设备,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乙烯三机”在同一套装置上的全部国产化。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