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北京空气达标还要18年
新一届政府即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亮剑"?
多个渠道的消息显示,由国家环保部牵头起草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国十条")日前已完成部委会签,将于近日出台。
"国十条"将大气污染防治上升至国家层面,成为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公布之后,中国政府开始推出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之一。一位参与该计划起草的专家称,计划的出台将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环保风暴,不仅会改变中国大气污染现有的治理模式,还会深度波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多个高能耗产业。也因此,计划被称为"史上最严"!
"国十条"计划出台在即,京津冀于近日相继推出自己的治污措施,全国其他城市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全国上下似乎都在"荷枪实弹"整装待发,像是在统一等待总指挥的发令枪,之后便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气治污革命……然而,当一个调查"你觉得国十条出台后,见到蓝天的机会有可能增多吗?"在网上抛出时,不少网友却淡定地选择了"不抱太大希望"。
中国最新的空气污染情况真相如何?到底谁是空气污染的幕后黑手?为什么多年来,从上至下举全国之力在治污,却总是治标不治本?"国十条"计划的出台究竟能否扭转多年来的污染困局?
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独家专访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其曾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民权行动者陈光诚、家电行业巨头黄光裕以及台湾导演李安一同被入选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环保斗士"马军,一直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防治。对于中国的大气污染现状,马军在采访中多次使用"非常严峻"一词。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京津冀上半年空气达标天数不足四成
据《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该报告由国内外环境领域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专业团队联合完成。
"2013年上半年全国整体的大气污染情况相当严峻,一些地区污染问题突出。"马军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环保部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发布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天数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重度污染天数占到了五分之一以上,主要污染物是PM2.5和臭氧,成为了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实际达标天数为67%;珠三角地区今年稍微好一些,实际达标天数为88.5%。
马军指出,环保部门在污染信息发布上仍然存在缺陷,一些重要污染物实际上没有检测和发布。比如PM2.5和臭氧等,均为重要污染物,实际上原来是没有检测和发布的,导致大气污染的发布结果不准确,一些实际情况没有及时公开。从今年开始,全国74个城市才开始发布PM2.5数值。
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早已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大陆许多地区存在可吸入颗粒物,尤其北方非常普遍,二氧化硫污染也是主要污染物之一,西北地区遭受沙尘的污染非常严重。北方的颗粒物常常会形成大范围灰霾天气。在南方因为土壤是酸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非常大,形成酸雨的面积差不多影响了1/3的国土。
在马军看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仅是一个参考数据。实际空气污染情况会更为严重。"比如华北平原,这个区域包括了河北的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唐山、衡水、廊坊,全国污染城市最终的前十个城市里面差不多有七个都在河北。另外,济南、西安、郑州等城市,也都排在前十名里。"马军表示,可以看出河北被列入第一批检测省份,空气监测的城市数量比较多,但这并不是说周围的几个城市没有问题,这里面列入了济南,因为山东省就只有济南和青岛列入了监测范围。
监测城市是由环保部选定的,会重点选择一些核心地区和主要的防控地区,比如河北省对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直接,所以该省被列入空气监测的城市数量更多一些。目前的京津冀已经形成了区域污染,作为全国首都的北京也同样污染严重。马军分析称,上半年北京的达标的天数也仅为38.9%,不到四成;天津36.5%比北京还要低;石家庄上半年能够达标的天数仅为9.9%,而其不达标天数的数值是标准数值(35)的4倍。此外,石家庄的PM10的浓度也非常高,超标了3.7倍,同样的问题在长三角地区也一样。
颗粒物影响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地区,导致中国整体大气污染形势非常严峻。马军总结称,"全国大范围、大面积出现空气不达标的情况,数以亿计的人口暴露在严重污染的空气之下,这就是中国在空气污染上所面临的形势。"目前,中国的空气污染属于综合性污染,一些大城市的污染实际与当年的伦敦和洛杉矶一样,属于复合污染,既有燃煤型污染,也有汽车尾气型污染,城市污染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或者全国性的治理难题。类似的区域性污染,马军举例说"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在这些大武汉、成渝、长株潭,这样一些地区,包括在关中平原这些地区,实际上都形成了一种区域型的污染。"
马军:北京达到国家规定排污标准还要18年
据马军介绍,保守估计,北京达到国家所设定的大气标准还需要18年的时间。"现在很显然(18年的时间)是公众难以接受的,包括政府也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也因此,中央也在不断加码,各地也在出台自己的防治措施。
北京市刚刚出台的责任到人的一系列行动计划,都是为了推动治理能够真正落实,让"蓝天"可以来的更快一些。这些措施的落实非常重要,但马军也表示落实过程是"最困难的"。
计划写在纸上容易,但真正落实过程总会遇到各种阻碍因素,马军举例说"联防联控就很困难,实际上在本地的污染治理过程都是在困难推进。比如每天依然可以看到北京还有很多托运的大车没有做好遮盖,更不用说去对车身的渣土等进行冲洗。"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相关部门尚且不能联动解决,"环保部门可能没有执法权力直接去路上拦车,但是我们的交管部门看到一辆辆违规大车路过,难道就不能有所行动吗?道路上装有许多探头,这些监控可以对任何交通违规进行处罚。所以有些问题的执行其实并不难,但是在解决环节不到位。"
工业污染源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体
虽然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空气质量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但来自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物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
当前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问题没有全面解决,煤烟型污染长期以来是主要污染类型。同时,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尾气污染愈加严重,灰霾、光化学烟雾、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物问题日益突出。
马军介绍称,按照污染物的发生类型,大气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四个来源:即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现阶段,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TSP、PM10、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等是对我国居民健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污染物。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污染行为则是:燃煤、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以及农村的秸秆焚烧、垃圾焚烧等。
从排放量上看,工业污染的排放占绝大多数,最能影响区域性污染。但是对于单个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来说,汽车尾气排放往往集中于市中心,同时它又是一种贴近地面的排放,所以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依然很大。此外,马军表示"燃煤在我国的能源结构总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中国现在消耗世界一般的煤。"巨大的燃煤量,加上燃煤过程中废气的大量产生,污染的控制没有落实到位,由燃煤引起的废气排放总量巨大。所以,马军认为"并不能将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归结为中国人口数量庞大,而应该考虑到中国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
诸如钢铁、水泥,包括建材这些石油、化工产业,由于这些高耗能的产业比重过高,带动了燃油、包括冶炼的发展,致使燃煤量一直不断上涨,现在已经达到世界一半的程度。马军提醒说,如果现在还不加控制的话,燃煤量还会进一步地持续增长,直到2040年可能达到一个峰值,届时燃煤量可能再翻一番,前景是我们完全不能承受的。
空气污染主要源头:4100多家大型污染企业
依据政府公布的名单显示,目前,虽然中国有大量的污染企业,但在实际梳理中发现,污染的排放源,实际上有65%的工业废气都是由4100多家大型的污染企业排出,这个占比很高。所以如果能管理好这些大型排污企业,就能迈进一大步的大气污染治理步伐。
马军及其团队曾在全国范围内实际调研和定位这些污染企业,以电子地图的形式让公众了解都是哪些企业在排污、这些企业分布在哪里、他们是否能遵守环保法规、他们的排放量是多少?
截止到今年3月28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全国26家机构,共同发出《全面公开倡议》,希望这些企业污染源能够将其数据进行全面披露,包括排放数据、在线监测数据等的披露。据马军介绍,现在的大型企业,实际上每小时都有自己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以前只有环保局能看到,而现在公共平台(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上的披露,使得公众都能看到,让公众获得了知情权,披露信息得到了社会监督。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是马军带领的民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于2007年推出的网站,公众可以通过其查询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空气质量状况,包括各地公布的年度空气质量,所有内容均时时监控。此前组织曾于2006年制作推出"中国水污染地图",目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地图合在一起呈现在"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官网。马军表示,所有数据信息均由各地环保部门确定污染对当地公众造成直接损害,之后地图做一个信息汇总。截至目前,污染地图共计收录有13万条信息,直接涉及到空气污染的约有3万条。
记者登录公众环境污染研究中心官网,污染地图按照不同维度分类明确,查询一目了然。记者发现,共有3万多条涉及企业排污的信息,涉事企业均存在违规超标的污染现象。马军表示,他们将其称为"监管记录",违规记录是可以清除的,但需要走一个正规流程,由第三方审核其整改合格后,才能清楚记录,这是公众监督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环保组织去监督,而最终的公正报告全文也需要向公众公开。马军表示,目前共有155家污染企业整改后清除了记录,1000多家企业对违规情况作了说明。
大气污染:高度致癌物长期排放
北京灰霾、上海灰霾、广州灰霾……一个个急速扩张的大都市,正在日益遭遇空气污染的严重困扰。
马军对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详细地谈了大气污染的诸多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源自一些危害极大的污染物,比如颗粒物,特别是一些细颗粒物,可以深入到肺泡,甚至直接进入到血液,在这个过程中,颗粒物还会结合空气中的很多有害物质,包括一些重金属,颗粒物会把这些有毒物质携带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由于灰霾影响范围很广,所以这种危害面也特别大。
除此之外,危害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区域内,马军介绍说,一些大型工厂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排放出来。比如焦化厂旁边会有多环芳烃、苯并芘等高度致癌物排放;钢铁厂旁边会有二恶英的排放;冶炼厂旁边会有铅等重金属的排放……这些排放物都会造成局部地区的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此外,除了直接吸入这些污染物之外,大气污染也会对粮食作物造成污染。污染物会沉降到土壤、水源,最后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
大气污染对周边环境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二氧化硫排放导致酸雨,继而造成土壤、水的酸化,最终给森林,包括一些湖泊、湿地、植被都带来严重危害。具体到生活出行也有许多影响,空气污染易于引发呼吸道疾病;灰霾造成能见度低,对人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交通拥堵,甚至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心理学专家曾表示,灰霾天气过多,对公众的情绪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容易引发压抑、抑郁。综上,大气污染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马军强调说"影响总体上讲还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师夷长技:伦敦市迁出燃煤产业洛杉矶油品升级
马军以国外的治污经验举例。雾霾污染也曾经困扰伦敦,"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然而,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空气污染。
据史料记载,当时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之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有人说,现在的北京和几十年前的洛杉矶非常相似。1943年7月26日清晨,当美国洛杉矶的居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以为受到了日本人化学武器的攻击: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的浓雾,走在路上的人们闻到了刺鼻的气味,很多人把汽车停在路旁擦拭不断流泪的眼睛。政府很快出来辟谣,这不是日本人的毒气,而是大气中生成了某种不明的有毒物质。这是洛杉矶有史以来第一次遭受到雾霾的攻击,此后,当地居民开始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雾霾战争。实验后发现,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阳光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受地理条件影响,洛杉矶的扩散条件很不利,其空气污染在70、80年代很严重,政府反思后找到了改进措施:对油品进大幅度的改进,提升油品质量,最终空气质量取得明显改善。
GDP与环境,不用二选一
在马军看来,GDP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冲突,两者并不矛盾,相反两者之间实际是可以并行的。马军介绍说"并不是说我们去推动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就必定要受到严重的损害。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济处于发展状态,同时也能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这得益于这些国家的环境已经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
按照现在的这种发展模式,如果真想扭转环境的困局,就要对现行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改变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宏观层面;微观层面上而言,马军认为每个企业应该有各自的规划,包括设计、建设、运行这些方面,都应该按照环保的要求去践行,这样整个污染排放才能够大大降低。但现阶段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缺乏的不是资金和技术,最核心的是缺乏一种动力。例如,在企业日常的经营监管中,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所以企业宁可交罚款,也不愿打开其治污的设备,那么企业最后交了罚款,却没有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
因此,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就容易被忽视,所以保护环境需要一个坚实的动力。马军指出,部分地方的政府欲追求经济发展来增加收入、创建政绩,从而得到升职,如此便产生了非常明显的GDP导向。马军认为,若想克服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必须要有公众广泛参与,并去协助克服问题所在。
"国十条"计划出台:实施特别难
备受瞩目的"国十条"日前已经出台,据马军介绍,其内容是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内容概括。计划是"国十条"的一个具体执行和落实。马军肯定了"国十条"中包含一些重要方面,"比如减少排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加快调整能源结构,这个我认为非常对。"马军解释说,对这些区域的治理,就应该使用法律去倒逼升级。在马军看来,"国十条"中的每一条措施实际意义都非常重要,均为关键措施,如果真正去落实,都将起到巨大作用。
然而,马军也坦言,"这些措施如果实施起来,其实特别难。"马军认为"国十条"措施没有任何问题,涉及的都是关键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推进落实中,肯定会遇到诸多阻碍。马军举例,"国十条"中的第七条,关于强制公开重污染企业的环境信息。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马军表示如上文所言,其团队也在试图与各大企业沟通这个问题,但只有少数企业愿意及时披露污染信息。"只能用法律,等于是用法律去倒逼产业升级,倒逼这些企业去治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我也期待能在新的行动规划里能真正细化这种措施,这样才有可能起到实际作用,都则都是空谈。"
大气污染相关的措施法律屡屡颁布,却长期治标不治本,对此,马军认为"规划层面的东西还是值得特别关注,这是一个导向一个指引,说明政府层面肯定并支持这件事。但是,如果我们一些城市规划变得像一些只能安在汽车轮子上的城市,那可能就严重不符合中国国情了。"马军认为,城市规划应该走向集约化设计。同时,要加深公众的参与程度,这些公开参与不只是一种环保需要,也是规划过程的需要,这样,规划才能促使全民认识到集约化发展、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的城市规划才有可能摆脱像现在这样"摊大饼"式的情况。
马军表示,这是一个长久的方向,近期来说,我们也不是无可作为的。比如,依据北京现在的规划现状,很多公众会觉得北京已经规划成这样了,也只能需要私家车,几百万辆量机动车上路,那么空气污染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治理起来似乎也无从下手。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单就机动车排放量而言,仅占5%排放量的载重卡车,排放量中的氮氧化物竟然能达到整个排放量的50%。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些载重卡车企业,进行严格管控和治理,只要管控严格,成效自然明显。所以,有效识别污染源,有重点的入手治理,还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试想,在一张全国的大气污染地图上面,每一个点都可以标注清晰废气污染源,每小时的排放数据都直观可见,那么如果企业出现超标问题,随着超标的严重程度,颜色会发生变化……这就是马军期望的一种信息公开模式。"如果信息公开和公众监督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加上媒体的持续介入,政府的推动,那么企业的上游、下游(投资方、买家企业、客户企业、投资银行等)都能够去关注这些信息公开,以多方面手段倒逼治污,何愁企业的治污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
政府信息公开是治污前提
当然,公众的广泛参与并不容易,首先的一个前提是信息公开,公众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在这个问题上,马军认为政府,以及各界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政府需要履行好自己的监管责任;二、企业有责任遵守相关法规,做到符合法规的生产及排放,并且尽可能地节能减排;三、社会公众也应该担起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包括节电、绿色出行等。
此外,就是加强各界对环境治理、环境决策的参与程度。对企业的监督须形成长效的社会监督。这其中媒体、NGO组织等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公众在过程中的参与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公众只有依法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才能在表达自己关注的同时,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落实。马军向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举例说明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2011年,环保部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正在修订,最初PM2.5和臭氧都未被列入检测和发布范围。之后北京等地区遭遇了长时间的严重灰霾,公众通过网络等各种形式做自己的独立表达,终于在年底时,推动政府重新修订调整了标准。今年1月1日起,全国74个城市开始每小时的数据发布。之后赶上了全国多地的严重灰霾天,公众得以了解污染的实际情况,保护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同时,诸如河北省这种重点整治的省份,其严重的污染事实也暴露无遗。
因此,公众的参与往往能够形成很好的助推作用,在这种助力之下,诸如京津冀地区的区域性污染得以被公众充分认识,这之后就是从中央到地方联动,一系列中央出台的举措,包括"国十条"政策,包括即将出台的"行动计划"。政策出台后,不断要求地方政府工作的"加码",推进了问题的解决。
据马军介绍,北京实际的燃煤消耗约2200万吨,天津的消耗量达7000多万吨,而河北的消耗量将近3亿吨。原本天津、河北等地还将进一步扩大燃煤的消耗,增加高耗能产业嘉华,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已经不可能实现。两地在监管之下,被要求不断去降低、削减燃煤量。这就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我们回到原点来看,这就是公众知情权发挥了巨大作用,公众发出了他们的声音,有了广泛的社会知情和监督权,政府愿意听取民意,民众愿意参与意见表达,共同形成一个有力的推动,这是非常积极的一大步。"
中国:复合型污染需要综合治理
此外,纽约、东京、香港等城市,在公共交通方面的经验也值得借鉴。这些城市在规划的时候,注意进行集约化发展,所以其拥有一整套合理、高效的公共交通建设。然而,反观国内,中国的问题比这些城市复杂许多,马军用"复合型污染"概括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现状。一方面,燃煤作为主要污染源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汽车尾气的高排放又"火上浇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高耗能的产业量巨大,导致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相比国际其他国家复杂得多,解决的难度更大,中国的这种区域型污染是其他许多国家难以达到的程度,所以中国在借鉴国外的治污经验时,需充分考虑到本国复杂的实际情况。
马军特别指出,涉及到区域性污染,联防联控的难度特别大,因为各地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产业结构各异,有些城市将大气污染治理看做重中之重,然而周边地区却把发展经济作为头号任务,这种不同步的情况很常见,是中国大气治污普遍存在的矛盾。马军的团队为此也提出了一个解决思路:设定一个"蓝天路线图"。
马军向记者详细说明了"蓝天路线图"的规划。此规划是其团队于2011年提出的一个想法,2012年初开始进一步推广。"蓝天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应该一步一步的走过去,那么现在(中国空气污染地图)的监测和发布实际上是整个路线图的第一步。"
马军规划中的第一步是污染信息的监测和发布,通过空气污染地图的实时监测和信息披露,让公众了解污染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第二步是警示、倡导与应急,能够让公众做好自我保护,避免更多的暴露,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形成重度污染状态。但这些都是被动的应付;第三步非常关键,识别污染源。即,清楚污染源到底来自哪里?主要的污染源是什么?它们都在哪儿?马军将这一步称为是"转折",由被动转向主动;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是有针对性的分步减排,即实际的治污措施。
马军:订立宏大计划容易,GDP导向是难题
马军坦言"订立宏大的计划容易,恐怕实施很有难度。"马军表示,有些时候的确需要一些强制措施,比如加强相关处罚力度,以法律来约束行为。目前,相关立法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在进一步修订,在耽搁了几年之后,目前的进程有所加快。而另外一个就是《环境保护法》也在修订过程中,据马军介绍,修订的二审稿中,写入了一些全新的、更严重的防治措施,"但是立法归立法,执行也是另一个问题。"马军坦言,从诸多方面和诸次的执行中看来,制定政策往往不是难点,最终的问题总是卡在执法不严的环节,GDP导向是一个核心问题。
综合上述种种,马军再次特别强调信息公开。信息公开便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协同才能有效推动,并且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间,要充分运用新的信息化手段,扩大信息披露,让公众知情、监督,我想这个是推动整个,形成一种扭转局势的力量,真正去激发动力。
民众也可以有所作为
大气污染问题已然老生常谈,民众对此似乎已经关注疲劳,加之对污染现状的失望,以及长期治污的效果不佳,使得部分民众对即将出台的"计划"也不抱太大希望。对此,马军表示,"民众的这种态度可以理解,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在环保方面做的还不够,很多计划只是写在纸面上,没有得到落实,致使部分民众陷入到一种玩世不恭的情绪中,其实这样非常不利。"
环保需要全民共同支持和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民众看到这些计划能够有所推动和落实,让每个人感到,即使作为个人,我也能有所推动。马军举例说,有时候消费者人数有限却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北京曾有一家纺织企业品牌不肯面对自己的污染问题,当时北京四中的几个学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拿手机拍了一段视频,说"我们喜欢你的品牌,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对供应链的污染不闻不问的态度。"这段视频最终发给了企业,企业很受触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现在这个品牌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下属数以百计的印染厂进行整改。马军表示,这就是一种撬动的力量!即使是作为一个公民个体,在环境保护面前,也不是无可作为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