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合作/投稿:010-658156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发邮件

为助力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谷腾环保网隆重推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技术与企业新媒体传播计划》,七大新媒体平台,100万次的曝光率,为环保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最大传播和品牌价值。

    
谷腾环保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太原垃圾处理不完善 焚烧发电效率低

更新时间:2013-09-18 15:1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新闻中心 作者: 阅读:1703 网友评论0

9月15日,在太原市迎泽公园旁的一处垃圾桶前,一位拾荒老人正在翻找路人随手丢弃的小广告纸。据观察,几乎无人按垃圾桶上的标识去分类投放垃圾。  

“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垃圾。垃圾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终有一天也会是人类文明的终结者。”这并非危言耸听。  

国家住建部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有超过1/3的城市正面对“垃圾之惑”。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剧,让城市原有的垃圾处理系统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也使城市内部开始出现难以填补的垃圾处理缺口。  

如何为城市“排毒”,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也就此在太原市进行了一番调查。  

垃圾分类叫好不叫座  

早在去年4月初,太原市将22个社区、村庄作为垃圾分类的试点,旨在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令人尴尬的是,一年多后,不少试点社区、村庄的垃圾并未实行分类,甚至有的迟迟没有配备分类垃圾桶。  

近日,记者在试点社区杏花岭区胜利桥社区看到,设置的红、蓝、绿垃圾分类回收桶成了摆设,居民的生活垃圾混杂在一起,堆满一桶再装另一个桶。  

“刚开始,垃圾桶上都标着‘可回收’‘不可回收’字样,但谁会仔细分类呀,反正我做不到。”一位大妈很是直爽。不少居民也坦言,并不十分清楚哪些属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还有居民抱怨:我们都支持垃圾分类,本来在投放时分类了,可垃圾清运车辆收集时,还会混在一车上拉走,这在很大程度上伤了大家的积极性。  

其实,太原市推行垃圾分类回收起步不算迟。早在2006年,太原市环保局和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就曾在太原市20所绿色学校试点垃圾分类。可惜,一些试点单位拒绝这样做,理由是“条件不成熟”。  

太原市环卫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处长表示,分类工作难以推行,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没有建立“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后期分类处理利用”的回收利用体系;二是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和利用设施尚未建成;三是宣传不到位,市民普遍缺乏垃圾分类常识;四是环保、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既无保障力,又缺乏约束力。  

一些市民也有同感:目前,太原市虽然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但并没有分类垃圾处理终端,试点的分类垃圾也只能统一填埋处理。要想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必须实现在垃圾投放、运送、处理三个环节上的分类。但目前来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后,达不到分类处理,前两个环节就失去了意义。  

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行  

太原市环卫部门数据显示,全市日产垃圾量每年按8%的速度在增长:2008年初2300吨,2009年末3600吨,2012年底4100吨。  

“数据的变化,并不是说个人产生的垃圾增多导致了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扩大了生活垃圾收运的范围。”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现场监测室副主任李莉说,自太原市开展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很多无物业管理的楼院、小区也成了城乡清洁的重点,大量积存的生活垃圾都得到了彻底清理,这都是生活垃圾增加的原因。粗略估算,这些垃圾在省城所有生活垃圾中占到近三成。  

目前,太原市仅有两座规范化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处理方式主要以焚烧和填埋为主。  

位于东山的太原市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处理小店区、迎泽区和高新、经济、民营、龙城四个开发区的垃圾。原先设计,每年消耗33万吨垃圾,发电1.4亿千瓦时。目前的情况是,每年焚烧垃圾48万吨,发电9000多万千瓦时。  

据垃圾焚烧发电厂办公室主任刘忠介绍:发电厂有三台炉子,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焚烧1000吨垃圾,现在每天全市有逾1/3的垃圾都在这里处理,每天倾倒处理量达1200吨左右,超负荷运行。按照设计,进入这里的垃圾热值应在1000大卡以上,可现实是夏天拉进来的是西瓜皮和着脏水,冬天是炉灰渣,垃圾品质差,热量只有700-800大卡。由于垃圾分类不完善,发电厂焚烧的垃圾所产生的热值低,经营发电目前也只能“硬着头皮撑”。  

另一座处理场是位于阳曲县的侯村卫生填埋场,主要处理其他城区的垃圾,其中,杏花岭区、尖草坪区、太钢直接运往侯村;晋源区、万柏林区通过南堰压缩转运站运往42公里外的侯村处理。  

侯村卫生填埋场设计处理能力为1500余吨,但远远满足不了垃圾处理,剩下的也只能在此超量填埋。“处理不当的话,就会产生二次污染,很容易对土壤、河流、地下水、大气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而被填埋的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也易引发爆炸。”填埋场负责人很是担心地说。  

垃圾处理路在何方  

日益增长的垃圾,对人们提出考验。如何规避垃圾围城,实现垃圾的综合利用?在未来太原城市建设中,垃圾处理话题被多次提及。  

记者了解到,今年太原市将新增环卫车302辆,建成古交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尤其是餐厨垃圾处理厂今年投入使用后,大量餐厨垃圾经处理,既可制成有机肥料,又可从根源上杜绝“地沟油”。  

不少人大代表建议:太原市可以借鉴外地经验,由政府通过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成立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的专业化公司,使垃圾分类处理形成“一条龙”的产业链。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现场监测室副主任李莉表示,要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可持续发展,形成产业化是必不可少的。她的设想是,“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明确规定生活垃圾的倾倒、清扫、收集、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基本要求,改变在管理体制上政企合一格局,实行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垃圾处理产业化。”  

李莉提出三条具体实施方案,首先是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提高全社会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其次要严格禁止以医疗垃圾为主的危险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从而加大垃圾处理的难度。三是就二手家电等电子垃圾而言,亟须实现“产”与“消”的健康、有效对接,深度开掘“城市矿山”宝贵资源。  

“目前,一些公司不能按照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进行处理,因此,在加快垃圾处理市场化过程中,还需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并合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鼓励企业参与废品的回收利用。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尽可能避免垃圾的产生,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太原市生活废弃物管理处刘原俊处长坦言。  

按照山西“十二五”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未来几年,全省将新建6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每日可新增处理能力1万吨以上。同时,将初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选择一批重点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试点。以太原为例,到2015年,全市生活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处理能力和质量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谷腾环保网”

关于“太原垃圾处理不完善 焚烧发电效率低 ”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谷腾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2’第九届典型行业有机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十四五开篇之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入第三阶段,VOCs治理任务…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2021华南地区重点行业有机废气(VOCs)污染治理及监测技术交流会

自十三五规划以来,全国掀起“VOCs治理热”,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月31日,在经历了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反复修改完善之…